老年人心理变化
影响老年妇女心理的因素较复杂,由于生理功能的老化,社会地位的改变,都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心理功能,常可有孤独、抑郁、自卑。这些心理活动,对老年人健康不利。老年妇女心理功能的变化因人而异,一般有顽强的事业心、坚定的信念、高度政治觉悟、文化水平较高等可促进良好的心理状态;相反地,空虚、不安、内疚等不良的心理状态,易使老年妇女健康受损。劳逸安排不当,过度疲劳,易使记忆力减弱。思维浮动,易使精神活动被某些无意识的兴奋灶所支配。维生素缺乏可使精神淡漠,记忆力减退、抑郁等,特别是维生素B1缺乏时可出现心理状态变化。老年妇女的心理变化包括:
❶学习能力。现代认知心理学将学习过程看做是信息获得和处理过程,人的学习即对信息的处理过程。老年妇女学习效率减低的原因,是主动抑制过程减弱。另外易出现学习干扰,可影响学习效果。
❷记忆的改变。记忆包括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及长期记忆。由于老年人感觉系统退行性变化,易使瞬时记忆减退;由于脑细胞弥漫性丢失,可使短时记忆降低,所以老年妇女表现为近记忆减弱明显,而长期记忆一般下降不明显。
❸思维变化。思维活动比学习和记忆更复杂。老年人思维能力下降,但个体差异很大,有的老年人仍保持较高水平。影响思维能力的因素较多,如生理功能、文化、职业、生活方式、对待生活的态度(积极或消极)、对周围事物关心、思考及研究的态度等。
❹智力的变化。影响智力的因素有先天遗传因素和后天环境因素。一般文化水平高的老年妇女智商高,脑力劳动较单纯体力劳动者智商高,常用脑的老年人智力减退较慢。
❺情感状态的变化。目前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认为老年人对消极情感的感受强,如对忧郁、焦虑、孤独感增强;有的老年人缺乏情感且迟钝。另一种人认为老年人情感表现与中、青年无明显差异。此两种认识不一致,可能与采取的研究方法如横断法及纵向法等不一致有关。
❻性格的改变。有各种不同,如对人对事物均以自己为中心,对别人的意见很少能接受,多疑、内向性、保守性、嫉妒、灵活性差、固执己见、对周围环境及人的适应性差、易怨天忧人、喜欢管闲事、依赖性强、抑郁、自悲等,易出现脱离社会的感觉,致精神不振,这些与各种生理功能低下或丧失有直接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