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物 > 耕獵類 > 狩獵部 > 網竿 > 罦 > 翻車 翻車 fānchē
古代名物 > 科技類 > 生產部 > 農田水利用具 > 龍骨 > 翻車 翻車 fānchē 即龍骨。 
龍骨 (明·宋應星《天工開物·乃粒》)
古代名物 > 耕獵類 > 水利部 > 工具 > 翻車2 翻車2 fānchē 亦稱“龍骨”、“龍骨車”。即水車。後漢·畢嵐、魏·馬鈞均曾造作。其制:以木爲槽,中聯木板,上端設輪軸,以便引水上行。因動力有異,分爲“人踏翻車”、“水轉翻車”、“牛轉翻車”。《後漢書·張讓傳》:“又使掖庭令畢嵐……又作翻車渴烏,施於橋西,用灑南北郊路。”《三國志·魏志·杜夔傳》裴松之注:“時有扶風馬鈞,巧思過世。傳玄序之曰:‘……居京都,城内有地,可以爲園,患無水以灌之,乃作翻車,令童兒轉之,而灌水自覆,更入更出,其巧百倍於常。’”宋·王安石《山田久欲拆》詩:“龍骨已嘔啞,田家真作苦。”宋·陸游《春晚即事》詩:“龍骨車鳴水入塘,雨來猶可望豐穰。”元·王禎《農書·農器圖譜集·灌溉門》:“翻車,今人謂‘龍骨車’也。……今農家用之溉田。其車之制,除壓欄木及列檻樁外,車身用板作槽,長可二丈,闊則不等,或四寸,或七寸,高約一尺。槽中架行道板一條,隨槽闊狹,比槽板兩頭俱短一尺,用置大小輪軸。同行道板上下通週以龍骨板葉。其在上大軸兩端,各帶拐木四莖,置於岸上木架之間。人憑架上,踏動拐木,則龍骨板隨轉循環,行道板刮水上岸。此車關楗頗多,必用木匠,可易成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