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 挨晚 薄暮 黄昏
傍晚bàngwǎn 挨晚āiwǎn 薄暮bómù 黄昏huánghūn 时间词。 指从太阳没下地平线到天色完全变黑之前的这段时间。 “傍晚”和“挨晚”都强调临近夜晚。“傍晚”通用于书面语和口语;“挨晚”是口语用词,有口语色彩。 例如:“傍晚时分,暮霭像轻烟似的从云横山上流入峡谷”(碧野:《月亮湖》);“傍晚,天空飞鸟归林,红霞辉映”(李准:《春笋集》);“这条街傍晚就热闹起来了”;“昨天挨晚的时候,我看见她一个人在河边走著”;“挨晚时辰,落帽风邀了左右几个社员,抱了孩子,到杨三斗家去了”(方之:《杨妇道》)。 “薄暮”强调逼进夜色;是文言词,多用于文艺描写,有文艺风格色彩和浓厚的书面语色彩。例如:“五年前,也是象今天这么一个不寻常的薄暮,我从一位最庄严——的人手里接受了这朵花”(茅盾·子夜);“铁打的江山,我们就要练会打铁。’区委书记在薄暮的余光中意味深长地笑著说”(碧野:《月亮湖》)。 “黄昏”强调天色暗而黄,不白亮;有天色昏暗的形象色彩,也多用于文艺描写的文字而又有文艺风格色彩和书面语色彩。例如:“林中象死一样静,黄昏笼罩了下来,而疲劳也象黄昏一样,袭上他的心头”(曲波:《林海雪原》);“小鸟雀啾唧的叫著,大概黄昏将近,地面又全罩了雪,寻不出什么食粮,都赶早回巢来休息了”(鲁迅:《在酒楼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