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林医官❶宋代翰林医官院医官职称,系一般下级之医官职务,官阶从七品。参见翰林医官院条。 ❷辽时医官的名称。 翰林医官 翰林医官官名。《续资治通鉴·宋纪》: “有穆昭嗣者,初以方伎事高氏,于是,为翰林医官。” ☚ 翰林祭酒 翰林待制 ☛ 翰林医官医官阶官名。宋政和二年(公元1112年)置,秩从七品。 翰林医官医职名。隶翰林医官院。
职源与沿革唐贞元八年(785)八月始置(《事物纪原》卷6《横行武列部》)。北宋太祖乾德元年(963)已见置(《长编》卷4甲申)。政和三年医官立额之后,翰林医官、翰林医学、祗候医人为翰林医候、翰林医学、翰林祗候所代替。其后,翰林医官成了与翰林医正通用的官称(《宋会要·职官》36之102)。
职掌在翰林医官院供奉医药或外任差遣。参“翰林医官院·职掌”。
品位❶政和改医职名之前,位次于尚药奉御、高于翰林医学。 ❷政和三年之后,为医职二十二阶之一,从七品(《宋史·职官志》8《官品》)。
编制❶北宋未改制前为三十人(《长编》卷123甲子)。 ❷政和立新法后,则与和安郎等诸正郎混同编制,共以三十员为额(《宋会要·职官》22之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