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玉堂帖 群玉堂帖汇刻丛帖。十卷。南宋韩侂胄集刻家藏自王羲之至当代书家书迹及宋代帝王书迹,由向若水摹刻。取名《阅古堂帖》。韩侂胄被诛后,刻石于宋宁宗嘉定元年没入秘书省,改名《群玉堂帖》。原石已佚,今传为宋拓残本。 ☚ 澄清堂帖 宝晋斋法帖 ☛ 群玉堂帖十卷。南宋韓侘胄以家藏名迹入石,經門客向若水摹勒。初名 《閱古堂帖》,開禧三年 (1207) 十一月韓氏誅死,翌年即嘉定元年(1208)四月二十四日,此石没入秘書省,遂易名 《群玉堂帖》。摹刻極精,紙墨亦佳,惜雜有真偽。如所謂虞世南 <天馬贊>,實為柳子厚 (宗元) 之文; 李邕<荆門行>,實為李群玉詩,顯然屬偽刻。另有稱虞世南 <謝賜銀印表>、褚遂良 <帝王篇>、柳公權<寄山中及第故人詩>、蘇軾<上清儲祥宫碑>以及小楷<謝啟>等,亦屬贗迹。孔繼涑《谷園摹古帖》卷七將此帖卷五覆刻其間。現完本不傳,卷八零本今藏于日本高島氏槐安居,其中刻有米芾<論書>二帖,藉此得賞米氏書法超逸入神、沉着痛快之姿。 
群玉堂帖 (局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