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群众文化事业概述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群众文化事业概述

群众文化事业概述

壮族地区的群众文化事业,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新兴的事业。以广西为例,1950年8月19日省人民政府第21次行政会议通过了《广西省建立人民文化馆文化站暂行办法》,提出“各市、各专署所在地较大之县城与个别区、乡、圩、镇应有重点、有计划的建立人民文化馆、站。”当年全省第一批文化馆就在南宁、百色等19个市、县建立起来。1953年全省文化馆发展到81个,至此实现了市、县(包括壮族地区的市、县)都有文化馆,是全国实现县县有文化馆最快的省份之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壮族地区的群众文化事业发展更快。到1990年,广西全区共有群众艺术馆15个,县文化馆89个,乡、镇文化站1300多个。农村集镇文化中心300多个。其中壮族聚居的南宁、百色、河池、柳州等四个地区共有文化馆44个,文化站5799个,集镇文化中心68个,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有文化馆8个,文化站119个,业余文艺队763个。
壮族地区的群众艺术活动是相当活跃和丰富多彩的。1955年2月,广西省文化局举办了首届群众业余音乐舞蹈会演,评选出德保县的壮剧《宝葫芦》、壮族舞蹈《捞虾舞》、都安县的壮族舞蹈《扁担舞》等节目赴京参加全国群众业余音乐舞蹈观摩演出会,获得了很高的评价。1960年全区掀起了《刘三姐》创作和汇演的热潮。业余作者早期创作的《刘三姐》剧本,为专业剧作者提供了厚实的创作基础,为专业文艺团体输送了优秀的人才。1964年广西参加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中,壮族舞蹈《春插》、横鼓舞《新风赞》等节目演出,受到了首都文艺界的高度赞誉。1986年举行广西全区民间音乐、舞蹈调演,演出了壮族等民族民间音乐、舞蹈节目共达211个。从中选拔10个节目参加全国民间音乐舞蹈比赛,有两个节目获二等奖,四个节目获三等奖,四个节目获丰收奖。1988年广西少数民族歌手参加全国少数民族省、区民族歌手大奖赛。六名参赛壮、瑶、京、族歌手全部获奖。其中获一等奖二个,二等奖一个,三等奖一个,优秀奖二个。全国农民歌手大奖赛,广西壮族农民女歌手黄春艳获一等奖。1991年,广西壮族选手参加少数民族省(区)独唱、独奏、独舞比赛,黄翔歌表演壮族独舞《斑鸠舞》获一等奖,另二名壮族选手分别获二、三等奖。同时,各级文化部门和群众业余文艺组织,涌现了大批先进单位和个人。文化部于1981年12月召开全国农村文化艺术工作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浦北县等10个先进集体、龙州县水口乡文化站何小萍等11个先进个人赴京出席了表彰大会。1990年11月文化部、人事部授予荔浦县新坪乡文化站站长叶家生为全国文化系统劳动模范,授予岑溪县文化馆、浦北县文化馆、钟山县文化馆、武鸣县文化馆、靖西县文化馆、横县文化馆为全国先进文化馆。被评上先进文化站共13个,先进文化馆长6人,先进文化站长7人。

☚ 文化设施类   广西壮族自治区群众艺术馆 ☛
00004726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20:4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