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莒州志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嘉庆)莒州志

山东地方志。清许绍锦等纂修。十六卷。首一卷。绍锦,同絅亭,江苏武进人。贡生。官知州。是志于嘉庆元年(1796)成书,约十三万字。卷首有疆域图、州治图等四幅。正文分星野、沿革、山川、城池、盐法、古迹、物产、职官、人物、艺文、记事、杂缀等二十八门。山川共记屋楼、浮来、三皇等二十六山;沭水、黄华水、洛水、潍水等十三水,并述其源。古迹记长城、曹公城、孙膑洞等十九处,古墓十四处,有一定考古价值。祥异目载晋以后水灾二十余次,旱灾十八次,虫灾十四次,地震一次等情况。其中康熙七年大地震,死亡二万余人,历经四年屡动不止,为重要地震史料。有嘉庆元年刻本,台北《中国方志丛书》本。 《方志考稿》甲集、 《山东地方史志纵横谈》 (1985年吉林省图书馆学会铅印本)可供参考。

莒州志

❶二卷。清张文范修,段章纂。张文范字斗衡,辽东宁远人,荫生出身,康熙九年 (1670)任莒州知州。段章,郡人。莒州志创修于明成化年间,经兵燹,卷帙漫灭,不可复稽,再修于万历年间邑人刘朴,经明末兵燹,已不可考,三修于顺治五年知州李柄等人,以明旧志,久而失传,因广搜残编,并集邑中三四经生,重为增修,汇集残帙,十分简略。张文范莅任后,不久奉上命复为纂修州志。就集郡中绅儒,依李柄旧志为蓝本,参考《莒志野述》,删其繁滥,补其缺略,遂成新志。《莒州志》康熙十一年 (1672)刻本。全书二卷,上卷为:图考:总图、治图,天文:星野,地理:疆域、山川、景致、古迹,封建: 沿革、历代、分封,田赋: 里社、户口、田土、税粮、物产,建置: 城池、公署、儒学、铺舍、闾里、千户所、寺观、陵墓,礼制:祀典、吉凶礼、风俗,下卷为:官师:官职,人物:选举、武举、名贤、忠臣、孝行、义士、善人、勇士,方外:方伎、仙释、侨寓,列女、皇后、王后、圣淑、烈节、烈女,征应:祯瑞、灾变,杂见:纰行,文苑:历代搜集、艺文。此志在每志之前,冠以小序,简而未精。然在人物志中设有义士、勇士目,实为标新立异。
❷十五卷。清李方膺、彭甲声等修,陈有蓄纂。李方膺详见雍见 《乐安县志》条目。彭甲声字春塘,河南夏邑人,监生出身,乾隆七年 (1742)任莒州知州。陈有蓄,郡人,拔贡出身。李方膺任莒州知州时,见莒志自康熙十一年(1672)重修后,又六十余年未加续修,乃与公余,亲自搜集、整理资料,历时三年而志稿成。稿未及付梓,李方膺离莒。彭甲声莅任后,将志稿付梓,遂成此志。《莒州志》清雍正十一年 (1733) 修,乾隆七年(1742)刻本。此志分门设类,基本承袭张文范志,略有改易。内容数量较旧志增加甚多,然无甚特色。
❸十六卷,首一卷。清许绍锦纂修。许绍锦字莅亭,江苏武进人,贡生出身,乾隆五十六年 (1791)任莒州知州。莒州,春秋古国,秦汉名邦,其文献不可或缺,州志自乾隆七年知州彭甲声纂修后,距当时又五十余年未续修了。许绍锦莅任后,取其草目,参以旧志,发凡起例,开局重修,旋成新志。《莒州志》嘉庆元年 (1796)刻本。此志体例、内容较旧志完善,删其冗杂,补其缺遗。如旧志将诗章、方外皆为大纲立之,此志则一一删去。又删其农桑条,增入盐法,因莒州以产盐名区,非农桑之地,故作其损益,不愧为卓识。其记述简洁、谨严,为州志佳作。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2: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