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莒南石阙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莒南石阙

1965年2月,山东省临沂专署文教局会同文化馆在莒南县延边区小山前公社东兰墩村生产三队清理出土石阙阙身一件,石阙顶两件。石阙出土地点北去200米,有古墓一座(编号M1),墓封土高出地面1.4米,东西边长各13米,南北边长各15米。自M1墓往西偏北去约146米处,有一大塚(编号M2),封土高出地面3米许,东边长23米,西边长41米,南边长48米,北边长50米。自M1再往东南方向约110米处,又有一古墓,封土高出地面0.6米,东长20米,北长10米,西长28米,南长21米。石阙于地表层0.50米以下发现。阙身南北方向,正面朝东,左侧向上,上半面朝东倾斜。阙身西侧有阙顶两件,在3号阙顶西侧有半截乱石顶着它。石阙为红砂石,状如梯形。阙身高1.80米,上0.52米,厚0.18米,下宽0.70米,厚0.20米。正面浮雕,减地突起,平面四周有栏边,环为三层,自上而下分成四栏,第一栏可分为四组:第一组在最上,左上边两人,前后均右向盘坐,右侧一人匐伏在地,仰首面对左边两人。第二组左侧两人,中隔一杵,相对跪揖,右侧一人倒竖。第三组左侧和中部刻一四脚兽,三长颈似三人首,长尾之上亦是坐有三人,背上有一头三身之鱼,右侧尾下有一龟,头向上伸。第四组系左右两人作持拳对击状。第二栏内,刻两骑士先后均左向而行。第三栏内,左侧两人前后盘坐,前下方有一琴,前者似作鼓琴状,后者似打击乐器,右侧跪一人,扬袖而舞。第四栏内,右两男,左两女,各跪立对揖。阙身右侧,亦系浮雕,刻法与正面同。自上而下分为三栏:第一栏刻一长尾四脚兽,头向上身侧立。第二栏为穿壁纹。第三栏为人首尾身像。阙身左侧,有阴刻铭文:“元和二年正月六日孙仲阳□升物故行□□礼□作石阙贾□万五千。”阙身上凸面插入阙顶处高3厘米、横长44厘米、厚16厘米。阙身下凸面插入基坐部分高23厘米、横长46厘米、厚16厘米。2号阙顶,复后长89厘米、宽83厘米、高14厘米。顶部四角作瓦陇脊;前后瓦陇皆五行,两侧瓦陇各有四行。上下均开长方形槽,上槽长45厘米、宽23厘米、深3厘米;下槽长45厘米、宽17厘米、深4厘米。3号阙顶,长74厘米、宽66厘米、高14厘米。四角瓦陇脊,四面瓦陇各三行。顶开正方形槽,边长22厘米、深3厘米,底开长方形槽,长38厘米、宽17厘米、深4厘米。从阙身上凸面和2号阙顶下槽的尺寸来看,2号阙顶应为阙身之第一层屋顶。2号阙顶较小,可能是第一层屋顶之上的第二层屋顶。两屋顶中间,还有2应一长方体之石柱承接。顶脊虽无,但从第二层屋顶的上槽可以得知顶脊之下半部分,应为一正方体之脊身。阙身下应有一较大之长方体基坐。其余全貌应是一座梯形阙身,方形双檐屋顶单阙。从石阙铭文及发现情况看,为孙氏墓前的墓道阙。此阙建立于元和二年(85),仅晚于“李业阙”而早于其它各阙,且基本完整,为研究我国汉代早期阙身形状提供了新资料。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4:5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