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粱换柱
[结构] 连动式。 [释义] 比喻玩弄手法,暗中改变事物的内容或性质。多指以假代真,以次充好。 [出处] 《琱玉集·壮力篇》引《太史公记》:“殷纣……力能索铁舒钩,抚梁易柱。”清·平步清《牮屋》:“荐者,谓柱将损坏,欲易之,而惜费不肯改作,以他木旁承之,乃易去其柱,谚曰为偷梁换柱。” [功能、例句] ❶ 作谓语。郭沫若《从典型说起》:“甚至把作者的姓名任意改换,李代桃僵,偷梁换柱。” ❷ 作定语。《红楼梦》九七回:“偏偏凤姐想出一条偷梁换柱之计。” [附条] ❶ “抽梁换柱”。《镜花缘》九一回。 ❷ “改梁换柱”。郭沫若《新兴大众文艺的认识》。 [同义] 偷天换日 移花接木 弄虚作假 [反义] 货真价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