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羌族传统伦理思想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羌族传统伦理思想

羌族历史上各种伦理思想及其道德观念的总称。羌族,自称“尔玛”或“尔咩”,意为本地人。羌族历史悠久,其先民源于3千多年前的古羌人。现有198, 252人(1990年),主要聚居在四川省阿坝藏族自治州的茂汶羌族自治县,另在该省汶川县、理县、黑水县、松潘县等地亦有分布。解放前,其社会形态已进入封建地主经济发展阶段,但许多地区仍存在着刀耕火种的生产方式和原始公有制残余。羌族传统伦理思想是中国伦理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它在该民族传统文化及社会生活习俗中占有重要地位并发挥着重要作用。这在该民族神话传说中已初见端倪。《开天辟地》和《黄水潮天的故事》都描写古时曾洪水泛滥,世间只剩一对姐弟,前者爬到一棵敬神的大柏树上,后者钻进一个大黄桶里,方得以幸存,姐弟俩通过滚磨合亲,结为夫妻,成为人类的始祖。反映了羌族曾有过血亲婚配的史实及其相应的性道德观念。《太子坟》、《撂官崖》、《黑虎将军》、《王特的故事》等民间传说故事,通过对封建王朝腐朽、衰败、罪恶的揭露,歌颂了羌族人民敢于同邪恶势力进行斗争的勇武牺牲精神。《一朵花》和《羊角花》等,表达并歌颂了羌族人民真挚的婚恋道德观。《青蛙花》和《金褡裢》等,直接从伦理道德的角度,赞颂真善美,鞭笞假恶丑。《斗安珠与木姐珠》,通过天爷的三公主与凡人斗安珠的爱情纠葛,歌颂了一对青年男女敢于冲破人与神的界限,获得婚姻自由的权利。在社会生活习俗中,由于羌族人多居住在峰峦重叠、河川纵横之地,交通极为不便,盛行刀耕火种,广种薄收,还要受一些土司头人及地主的剥削,生活极端艰难困苦。面对来自自然和社会的双重压迫,羌族人民只好从道德揭露和道德控诉上通过民歌形式来表达他们对这种不合理社会现象的愤怒之声与愤懑之情。羌族人也十分讲究礼节和禁忌。贵客至寨要鸣枪欢迎。客人至寨门前也必须下马。客人入屋后当请坐于火塘上方。常以杂酒待客。客人饮酒前须先让主人,主人接酒后即沾酒,将酒洒地敬神,并为客人祝福。当以最好的菜肴请客吃饭,若客人拒不饮食,主人就会认为是瞧不起他。进屋须靠柴堆方向走,上楼直端走,否则会认为是有意调戏家中妇女。忌讳从别人面前走过,若实在要走,须一手拉住衣角,一边说“得罪,得罪”方可。火塘边的位置男女有别,若坐错了将被人笑话。禁忌翘二郎腿和在屋内放屁出声。忌讳随便钻进侧房或上楼顶。如此等等,人们只能遵守,不得违反。在婚恋道德上,虽然婚前青年男女的社交自由要受到一定的限制,但发生两性关系及“私生子”现象仍然比较多,甚至认为“寡妇生孩子没有什么稀奇的,树上结果子,年年都要长!”“鸡婆一样的到时候就要抱蛋。”有了“私生子”,只要其母能干会劳动,便不会受歧视。实行一夫一妻制,也存在一夫多妻制的个别情况。多妻家庭中,无妻妾尊卑之分,以最能干者管家,并得到家中的尊敬和丈夫的宠爱。婚姻由父母包办,讲究门当户对,亲上加亲。“穷找穷嫁,富找富配”。婚姻带有买卖性质,以婚礼多为荣。强调男尊女卑,家庭中女人处于从属和被支配的地位。有些地方尚留有姑舅表优先婚、转房婚、不落夫家婚、抢婚等原始婚俗。寡妇享有再婚权利。离婚常常受到习规的非难和谴责。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5: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