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羌人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羌人古族名。又称西羌。最早载于甲骨文卜辞,意指西方牧羊人。商周时已遍布今陕西、甘肃、青海、新疆南部和四川西部一带,部分入中原定居。商末曾随周武王伐纣。秦汉时部落众多,有先零、烧当、卑浦、卑禾、婼、参狼、钟等,在今四川境有白马羌、牦牛羌 (越嶲羌)。东汉,“西羌” 专指羌人中内迁定居于陇西诸郡的一支。魏晋南北朝至唐宋间,有宕昌、邓至、白兰、党项诸羌。居住分散,多以游牧为主。但与汉人杂处者,则早在战国、秦汉时已逐渐定居农耕。羌人部落首领多受历朝册封。建立过后秦政权。宋时党项羌建立西夏政权。宋以后逐渐分化并与周边各族融合。现分布在四川岷江上游的羌族是古羌人的一支后裔。 羌人 羌人qiɑnɡren古代部族。传说周族先祖后稷的母亲姜嫄是居住在今武功、杨陵一带的羌人之女。后稷被舜赐姓姬氏。后来姬姜二姓多世联姻,显现了周族和羌族的密切关系。武王伐纣时,羌人作为一支重要军事力量,从武王出征。西周时境内大部分羌人融合于华夏族之中。东汉建武十一年(35),先零羌(羌族的一种)被陇西太守马援战败。随后,又打败河池和屯聚于浩亹(men)(今青海民和县)的羌人,将数万归降者徙入天水、陇西、扶风三郡。咸阳境内始有羌人居住。在东汉统治的近两个世纪里,羌人进入咸阳市境的有6次:永初二年(108)滇零羌攻入三辅,在武功一带战败;永和五年(140)且冻羌攻入关中,杀三辅令、长;六年春(141),巩唐羌由陇西攻入咸阳原,焚烧西汉陵园;永康元年(167)正月,先零羌攻入云阳(今淳化),被都乡侯段颎战败;四月,攻陷京兆虎牙营,杀千余人;十月又入三辅,被匈奴中郎将张奂消灭。东晋升平元年(357)五月,羌族首领姚襄与前秦军战于三原,兵败被杀。太元九年(384),襄弟姚苌自立为万年秦王(史称后秦)。次年八月在新平(治今彬县)缢死苻坚,九月在新平南(今永寿县)战败慕容冲军。太元十一年(386),在马嵬战败匈奴卢水胡郝奴,占领长安。姚苌死后,其子姚兴即位于槐里(治今兴平),加快了汉、羌融合的步伐。义熙十三年(417)姚兴子姚泓继位后,兄弟争权,被东晋刘裕所灭。长安、咸阳境内羌族十余万口,在刘裕占长安后,西奔陇上,又被晋将追至槐里,俘虏上万人。此后,未西迁的羌人,逐渐成为汉族的一部分。 ☚ 谷家巷福音堂 沣河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