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羊裘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羊裘 羊裘yánɡqiú━━ 披着羊皮。指隐居生活。典出《后汉书·严光传》。少年严光有高名,与刘秀同游学。后刘秀为帝,光披羊裘钓泽隐身。宋·陆游《寓叹》诗:“人怪羊裘忘富贵,我从牛侩得贤豪。”元·萨都剌《马翰林寒江钓雪图》诗:“人间富贵草头露,桐江何处觅羊裘。” ☚ 考槃 江湖 ☛ 羊裘❶借指隐士。金元好问《耀卿西归隐》诗之三: ‘冠剑云台大县侯,富春渔钓一羊裘。” 古代名物 > 冠服類 > 身服部 > 裘氁氅簑 > 羊裘 羊裘 yángqiú 以羊毛皮所製之裘,爲裘服之粗品。與羔裘不同,爲寒士所服。先秦已有,後世多見。《禮記·玉藻》:“犬羊之裘不裼。”鄭玄注:“質略,亦庶人無文飾。”漢·劉向《說苑·善說》:“衣狗裘者當犬吠,衣羊裘者當羊鳴。”《後漢書·逸民傳·嚴光》:“帝思其賢,乃令以物色訪之。後齊國上言:‘有一男子披羊裘,釣澤中。’”明·宋應星《天工開物·乃服》:“羊皮裘母賤子貴。” 羊裘yángqiú也作“羊皮裘”。用羊皮制成的裘服,冬天穿着以御风寒。与羔裘不同,为裘服中较粗劣的一种,一般用于贫者、隐士和边远少数民族。题汉刘歆《西京杂记》卷四:“娄敬始因虞将军请见高祖,衣旃衣,披羊裘。”汉刘向《说苑·善说》:“衣狗裘者当犬吠,衣羊裘者当羊鸣。”《后汉书·逸民传·严光》:“帝思其贤,乃令以物色访之。后齐国上言:‘有一男子披羊裘,钓泽中。’”《新唐书·常山王承乾传》:“又好突厥言及所服,选貌类胡者,被以羊裘,辫发。”宋郑思肖《郊行即事》:“如今不独桐江上,新著羊裘又一人。”吴杭《严陵怀古》诗:“龙衮新天子,羊裘古野人。”明黄姬水《贫士传·披裘公》:“公当夏五月披羊裘负薪而遇之。”明宋应星《天工开物》卷二“裘”:“羊皮裘,母贱子贵。在腹者名曰胞羔,毛文略具;初生者名曰乳羔,皮上毛似耳环脚;三月者曰跑羔,七月者曰走羔,毛文渐直。胞羔、乳羔,为裘不膻……服羊裘者,腥膻之气,习久而俱化,南方不习者不堪也。然寒凉渐杀,亦无所用之。”《文献通考·四裔十六》:“王服青毛绫裙,被青袍,袖委于地。冬羊裘,饰以文锦。”徐珂《清稗类钞·服饰》:“僻远者,男披发于肩,冠以长毛羊皮……冬或羊裘,不表,皆盘领,阔袖束带,佩尺五木鞘刀于左腰间。”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