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羊脂球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羊脂球》

《羊脂球》外国文学作品简析

法国作家莫泊桑(1850—1893)的成名作和短篇小说的代表作。普法战争中,普鲁士军队占领卢昂城后,有9个“上等人”和妓女羊脂球一道,合租一部邮车向哈佛港转移。在三天的旅途中,除羊脂球外,其余9人都忘带食物。好心的羊脂球邀请大家分享她的食物,他们却毫不客气地把她带的满满一篮食物吃得精光。车经多特镇时,普军一军官要羊脂球陪他同宿,否则全部旅客都将被扣下。羊脂球坚决拒绝,但因奈何不得同车的那些“上等人”软硬兼施、连推带拉,只得答应普军官的要求。第二天上路时,同车的“正人君子”们,竟视羊脂球为“贱货”,全都对她不屑一顾,若无其事地各自吃着食物,听凭羊脂球挨饿,他们全忘了三天前将她的食物一扫而光的丑事。

羊脂球是个饱受资本主义制度迫害的下层妇女,也是个具有爱国思想的女性。她虽因求生而迫不得已沦为妓女,但却没有丧失一个法国人应具有的爱国心。在见到普军凌辱人民时,她勇敢地捏住普军的脖子;在普军官一再要无理占有她时,她每次都以叫骂相对抗,在她的“旅伴”变换多种手法迫使她就范时,她都一概不理,并从心底感到憎恶;在她对“旅伴”作了让步后,明明是他们出卖了她,而事后却又把她当废物一样扔掉时,她满腔的“愤怒扼住了嗓子”。所有这些,表现了羊脂球的爱国主义精神。通过这个故事,小说在充分说明爱国主义精神广泛存在于法国下层人民之中的同时,着力揭露了资产阶级上层人物在国家危难时期的自私、卑鄙和毫无气节的行径。

小说运用对照手法,反映现实深切。作者将羊脂球的爱国心同那些“上等人”的丑恶灵魂相对照,说明那些“上等人”的道德远远不如一个妓女,他们才是精神上的真正下流者。通过个性化的言语和行动来揭示人物性格的表现技巧,也运用得极为成功。故事中的10个人物,听其言,观其行,无一不符合各自的身份,具有鲜明的个性,栩栩如生,呼之欲出。

《羊脂球》

法国作家莫泊桑的短篇小说,发表于1879年。讲述普法战争时,9个上等人和1个妓女羊脂球同乘一辆马车,从普军占领的巴黎近郊驶向法军占领的哈佛港。在途中遭遇的难题面前,上等人损人利己、忘恩负义和妓女的舍己为人、作出牺牲形成鲜明对比,寓意深刻。

羊脂球

短篇小说。莫泊桑作。1880年发表。以普法战争为背景,描写绰号叫“羊脂球”的妓女与9个上流社会达官贵人同乘一辆马车出逃途中的经历。歌颂了羊脂球的自我牺牲和爱国主义精神,揭露了贵族和资产者虚伪自私、寡廉鲜耻的丑恶面目。构思布局精妙,细节真实动人,语言优美流畅,是短篇小说中的珍品。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5:2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