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王庭筠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王庭筠1156—1202金书画家、文学家。字子端,河东(今山西永济)人(一作辽东人,又作熊岳人,又作益州人)。大定十六年(1176年)进士,后卜居彰德,买田隆虑,读书黄华山寺,因自号黄华山主,又号黄华老人。明昌三年(1192年)召为应奉翰林文字,命与秘书郎张汝方品第法书、名画。迁翰林修撰。精书法,学其舅米芾;其书法沉顿雄快,与南宋诸老各行南北。画师任询,善山水、古木竹石,上逼古人,论者谓胸次不在米芾下。有《飞泉出峡图》、《幽竹枯槎图》、《岁寒三友图》、《放鹰图》等传世。亦工诗,七言长篇以造语奇险见称。有《黄华集》。 王庭筠(1729—1797)清常熟人。原名浩,字养吾,号无党。黄廷鉴师。乾隆三十年(1765 年)拔贡。试用州同知,曾代理广西柳州府经历,署永康知州事,补授西隆州同知,尽革陋规,称名宦。罢归教授自给。著有《粤西从宦略》《怀蓼堂诗文》。 共1首 (词)金· 淡烟疏雨新秋。 不禁愁。 记得青帘江上、酒家楼。 人不住。 花无语。 水空流。 只有一双樯燕、肯相留。 共2首 (词)金· 秋萧索。灯火新凉帘幕。 翠被不禁临晓薄。南楼闻画角。 想见玉壶冰萼。一夜西风开却。 梦觉乌啼残月落。幽香无处著(以上俱中州乐府)。 按:以上十二首见中州乐府案静斋至正直记卷一,有王黄华翰墨。有钓鱼船上谢三郎一首,据元吴师道敬乡录卷一云,此乃宋俞紫芝诉衷情词,当为王庭筠所书,并非其自作。全金诗误作王词,辽海丛书辑黄华集,亦误作王词。 (词)金· 双喜鹊。几报归期浑错。 尽做旧愁都忘却。新愁何处著。 瘦雪一痕墙角。青子已妆残萼。 不道枝头无可落。东风犹作恶。 共1首 (词)金· 秋风秃林叶,却与鬓生华。 十年长短亭里,落日冷边笳。 飞雁白云千里,况是登山临水,无赖客思家。 独鹤归何晚,已后满林鸦。 望蓬山,云海阔,浩无涯。 安期玉舄何处,袖有枣如瓜。 一笑那知许事,且看尊前故态,耳热眼生花。 肝肺出芒角,漱墨作枯楂。 共2首 (词)金· 今年春早。 到处花开了。 只有此枝春恰到。 月底轻颦浅笑。 风流全似梅花。 承当疏影横斜。 梦想双溪南北,竹篱茅舍人家。 (词)金· 琼枝瑶月。 帘捲黄金阙。 宫鬓蛾儿双翠叶。 点缀离南闹雪。 东风扇影低还。 红云不隔天颜。 夜夜华灯万树,年年碧海三山。 王庭筠 王庭筠见“美术”类。 ☚ 叶适 史达祖 ☛ 王庭筠 王庭筠1151、1152或1156—1202金书画家、文学家。字子端。河东(今山西永济)人,一作熊岳(今辽宁盖平)人。居黄华山,自号黄华山主、黄华老人。大定十六年进士,官至翰林修撰。工书善画。书学其舅米芾,沉顿雄快。山水画师任询,评者谓其“上逼古入,不在米芾之下”。代表作有《幽竹枯槎图》、《岁寒三友图》、《放鹰图》等。亦工诗,七言长篇以造句奇险见称。有《黄华集》。 ☚ 毛益 徐禹功 ☛ 王庭筠 王庭筠1156—1202字子端,自号黄华山主,又称黄华老人,盖州熊岳(今辽宁盖县)人。父王遵古,正隆五年(1160)进士,翰林直学士。庭筠文采风流,早有重名,大定十六年(1176)进士,历仕州县。章宗朝,召入馆阁,为翰林修撰,因事解职。卜居天平黄华(今河南林县)。晚年起复,再入翰苑。泰和二年卒,年四十七(从《中州集》卷三、《金史》卷一二六本传)。元好问撰《黄华墓碑》。工书善画,学米芾、文同。“诗文有师法,高出时辈之右”(《中州集》)。有《黄华集》七卷,第三卷载词十三首;又《中州乐府》载其词十二首。况周颐云:“金源人词,伉爽清疏,自成格调。唯王黄华小令,间涉幽峭之笔,绵邈之音。”(《蕙风词话》卷三) ☚ 党怀英 许古 ☛ 王庭筠 王庭筠1151? —1202字子端,号雪溪,平生爱天平黄华山水,因又自号黄华山主,盖州熊岳(今属辽宁)人。七岁学诗,十一岁赋全题。金世宗大定十六年(1176),登进士第,调恩州军事判官,再调馆陶主簿。章宗明昌元年(1190),以在馆陶曾犯赃罪去官,卜居彰德,读书黄华山寺。明昌三年,召为应奉翰林文字。明昌五年,迁翰林修撰。承安元年(1196)坐赵秉文上书事,削官下狱。次年,降授郑州防御判官。承安四年,起为应奉翰林文字。泰和元年(1201),复为翰林修撰。次年卒。庭筠为人喜称人之善,所荐引者如赵秉文、冯璧、李纯甫,皆一时名士。元好问称其“文采风流,映照一时”(《中州集》)。书画学米芾,尤善画山水墨竹。诗学黄庭坚。《金史》本传谓其“暮年诗律深严,七言长篇尤工险韵”。在宦途遭受挫折时,其诗哀怨有节,如《狱中见燕》、《狱中赋萱》、《被责南归至中山》等。不少诗色调明朗,反映了金代中叶社会安定的一面,如《河阳道中》的“林深不见人家住,道上唯闻打麦声”。绝句则颇有情韵。元耶律楚材爱其诗,有“雪溪词翰辉星斗”之语。有文集四十卷,已佚。近人金毓黻辑得《黄华集》八卷,并为撰年谱。《全金诗》收录其诗四十四首、断句八。《金史》卷一二六有传。 ☚ 党怀英 张公药 ☛ 王庭筠1151,一作1156—1202字子端,号黄华山主、黄华山人、黄华老人。盖州熊岳(今辽宁盖平县)人。金代文学家、书画家。大定十六年进士,任恩州军事判官。承安中贬郑州幕官。复召为应奉翰林,迁翰林修撰,翌年卒。著有《黄华集》四十卷。 王庭筠 字端,辽东人,七岁学习写诗,十一岁赋全题。大定十六年(1176),考中进士,调为恩州(今河北清河西)军事判官,一从政即有名声。郡民邹四图谋反叛,事被发觉,逃窜隐匿未能抓到。庭筠用计谋抓获。再调庭筠为馆陶主薄。明昌元年(1190)四月,召庭筠试馆阁职务,被选中,但御史指旨庭筠在馆陶犯有纳贿罪,不应安排,终于作罢。之后他定居彰德(今河南安阳市)。三年,召庭筠为应奉翰林文字,令他与秘书郎张汝方品评次第书法,名画。五年八月,迁庭筠为翰林修撰。承安元年(1196)正月,受赵秉文上书事的牵连,剥夺一官,杖打六十,解除职务。二年,降官授为郑州防御判官。四年,起用为应奉翰林文字,泰和元年(1201),又为翰林修撰,侍从皇帝秋猎,奉命赋诗三十多首,朝廷特别赏识他。二年他病死。年四十七岁。帝下诏,搜求他一生诗文藏于秘阁。庭筠外表秀气伟岸,善于谈笑,好象怠慢高贵,实际热情周到。晚年,诗律深严,七言长篇尤善于险韵。有《聚辨》十卷,文集四十卷。 王庭筠1151—1202金代诗人、画家、书法家。字雪瑞,号黄华山主,又号黄华老人。金盖州(今辽宁盖县)人。出身渤海望族,文学世家。少聪颖,7岁学诗。金世宗大定十六年进士,调恩州军事判官。章宗明昌中,入馆任应奉翰林文字,嗣迁翰林修撰。后因赵秉文案无辜牵连下狱,贬为郑州防御判官。因爱天平(今河南林县)黄华山水,卜居其地近十年,自号黄华山主。泰和元年(1201)复起,任翰林修撰,翌年去世。金章宗有诗挽之。所作诗书画俱佳,诗古今各体皆备。其诗工于造语,风格清隽,多抒写长期困顿下僚,远离京邑家园的羁旅漂泊之感。词除二首长调外,均为小令,内容与诗近。词风清疏淡远,善抒情写景,有苏轼一派清旷舒徐之气。画承王维、苏轼一派文人画传统,以泼墨写意之笔, 抒发胸中郁气。 著有《藂辨》十卷,文集四十卷,已散佚。元好问《中州集》及《中州乐府》收诗44首,词12首,近人金毓黻辑其遗作为《黄华集》八卷,有《辽海丛书》本。存画有《幽篁古槎图》等;书法多散失,现黄华山尚存其所书“青竹”诗碑。 王庭筠 419 王庭筠1151一作1156—1202字子端。金代画家。河东(今山西永济)人;一作熊岳(今辽宁盖县)人。卜居郓州黄华山下,自号黄华山人。金大定间登进士第,官至翰林修撰。能诗、工书、善画。书法宗米芾风范,山水、枯木、竹石皆善,笔法苍辣。存世画迹有《幽竹枯槎图卷》(藏日本京都有邻馆)等。著有《辨》10卷及《黄华集》7卷。 ☚ 米芾、米友仁 赵佶 ☛ 王庭筠 王庭筠1151—1202Wang Tingyun金代文学家。字子端,号黄华山主,又号黄华老人。盖州熊岳(今辽宁复县)人。大定进士,官至翰林修撰。后因事解职,晚年起复,再任翰林修撰。 ☚ 赵秉文 王若虚 ☛ 王庭筠 王庭筠1151—1202金文学家。字子端,号黄华山主,又号黄华老人。益州熊岳(今辽宁盖县)人。世宗大定十六年(1176)进士。章宗明昌年间,召为应奉翰林文字,迁翰林修撰。后因事解职。平生喜爱黄华(今河南林号)山水,居其地近10年。诗多描摹自然景物,抒写悠然自得的心境,也有少数篇章抒发了一些宦途波折的苦闷情绪,但其诗极少接触现实题材。诗风清隽,注重词句修炼。晚年诗律精严,七言长诗造语奇险;词多为小令,内容与诗大体相同,词风清疏淡远,善于写景、抒情。精于书法,学米芾;善画枯木竹石,画风近似文与可。有《黄华集》、《中州集》录存其诗近30首,《中州乐府》录其词10余首。 ☚ 赵秉文 王若虚 ☛ 王庭筠(1156或1151—1202) 金著名诗人、书画家。字子端,又以读书处黄华山自号。渤海族遗裔。先世于渤海国亡后被辽迁居辰州熊岳县(县治故址在今辽宁盖县)。金节度使※王政孙,翰林直学士王遵古子。7岁学诗,11岁能赋全题,为大定十六年(1176)进士。授恩州军事判官。临政,郡民邹四谋不轨,逃匿,以计捕之,免捕千余人,坐罪者仅12人。后调任馆陶主簿。因文佳才高,明昌三年(1192)召为应奉翰林文字,五年,迁翰林修撰。越一年,因赵秉文上书事坐罪,削官解职。后历任郑州防御判官等。泰和元年(1201),复为翰林修撰。扈从秋山,应制赋诗30余首,获金章宗赞誉。二年卒,终年47岁(一作52岁)。其人仪表秀伟,平易近人。世人以“知人”誉之,所荐赵秉文、冯璧、李纯甫,皆成一时名士。善诗文,有《 王庭筠1151—1202金文学家。字子端。熊岳(今属辽宁盖县)人。大定进士。调恩川军事判官,有政声。章宗时,试馆职,罢归,居黄华山,自号黄华山主。复召为应奉翰林文字,累官翰林修撰。工诗,晚年格律谨严,七言长篇用字奇险,富于想象。工书画,尤擅山水墨竹。有文集四十卷及《藂辨》十卷。 王庭筠1156—1202字子端。金辰州熊岳(辽宁盖县)人。大定十六年(1176)进士。被劾罢后卜居彰德,读书黄华山寺, 自号黄华山主、黄华老人。明昌五年(1194)为翰林修撰。与人交往,和气溢于颜间,殷勤慰藉如恐不及,少有可取则极口称道。从其游者多一时名士。赵秉文、李纯甫皆其荐引,世以知人许之。善诗文,尤工于书画。为文讲究修辞,作诗工于格律,七言长诗尤工险韵。书法学米芾,与赵沨、赵秉文俱称名家。其于山水画亦有造诣。是金代著名的书画家、文学家。 王庭筠王庭筠·幽竹枯槎圖卷題字 (局部) (金·貞元三年——泰和二年 1155~1202)河東人。字子瑞,號黄華。米芾甥。大定十六年(1176)進士,拜御史臺。罷後,卜居彰德,攻讀黄華山下。復起,任翰林修撰,與秘書郎張汝方品第内廷法書、名畫,輯成五百五十卷。詩文有名,擅繪水墨,山、水、竹、木、石俱妙。崇學米芾,精通書學,與趙渢、趙秉文并為書壇名流。王世貞曰: “行筆絶類南宫(米芾)父子,正書稍存廉隅,雖筋骨不乏,而姿態遠遜矣。”李日華曰:“庭筠書法,沉頓雄快,與南宋諸老各行南北,元初巙子山 (康里巙巙) 諸人不及也。”元好問曰:“黄華書如東晉名流,往往以風流自命。如封胡羯末,猶有蕴藉可觀。”《雪谿堂帖》十卷鎸刻其書。著有《藂辨》、《黄華集》等。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