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物 > 飲食類 > 酒部 > 酒名 > 羊羔酒 羊羔酒 yánggāojiǔ 亦稱“羊羔釀”、“羔兒酒”,省稱“羊羔”。酒名。宋·蘇軾《二月三日點燈會客》詩:“試開雲夢羔兒酒,快瀉錢塘藥王船。”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録·宣和樓前省府宫宇》:“此一店最是酒店上户,銀缾酒七十二文一角,羊羔酒八十一文一角。”元·王實甫《麗堂春》第四折:“高擎着鸚鵡杯,滿捧着羊羔釀。”明·陳璉《歲寒軒賦》:“醉飛觴而飲羊羔,坐清談而揮麈尾。” 羊羔酒yáng gāo jiǔ方剂名。《本草纲目》谷部第25卷酒。 【方源】《宣和化成殿真方》。 【组成、用法】用米一石,如常浸蒸,嫩肥羊肉七斤,麴十四两,杏仁一斤,同煮烂连汁拌末,入木香一两同酿,勿犯水,十日熟,极甘滑。一法:羊肉五斤蒸烂,酒浸一宿,入消梨七个,同捣取汁,和麴、米酿酒饮之。 【功用主治】大补元气,健脾胃,益腰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