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物 > 日用類 > 爐燈部 > 燈具 > 羊燈 羊燈 yángdēng 亦稱“金羊燈”,省稱“金羊”。燈名。羊,本同“祥”,古之燈多取羊形以求吉祥。漢代多以銅等金屬鑄成,後亦有紙糊的羊形花燈,今元宵燈會猶時時見之。北周·庾信《七夕賦》:“兔月先上,羊燈次安。”《藝文類聚》卷八十引有漢·李尤的《金羊燈銘》。宋·張掄《紹興内府古器評·漢羊鐙》:“漢人之鐙,往往取象於物。是器為羊形,腦後作轉軸,反背於首以承鐙。腹虚,可以貯水。”明·文震亨《長物志·器具》:“書燈,有古駝燈、羊燈、龜燈、諸葛燈,俱可供翫,而不適用。” 羊灯 羊灯汉。高14.2厘米,长17.1厘米。上海博物馆藏。用动物形体设计成各种青铜灯,始于战国时代,至汉代已成为风气,常见的有朱雀灯、羊灯、牛灯、雁足灯等。此灯作卧羊式,背上有盖可启合。启之上翻可贮油点灯,合之则为一优美的摆饰。汉人习用羊来隐喻吉祥,并且常把“羊”字用为“祥”字,“大吉祥”和“辟不祥”是汉人常用的吉语。以羊作为灯的造型,也是取吉祥之意。 
☚ “官累”铜权 “永康元年”群神禽兽铜镜 ☛ 000016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