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羅勒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古代名物 > 穀蔬類 > 蔬部 > 辛香 > 羅勒 羅勒 luólè 亦稱“蘭香”,俗亦稱香菜。唇形科,一年生芳香草本。莖方,多分枝,葉略有紫色,夏秋開白或淡紫色花,爲辛香類蔬菜。晉·張華《博物志》卷二:“燒馬蹄羊角成灰,春散諸濕地,羅勒乃生。”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種蘭香》:“三月中候,棗葉始生,乃種蘭香。”宋·高承《事物紀原》卷十:“蘭香,本名羅勒,後趙石勒以羅勒犯己名,改爲蘭香,至今以爲名也。”明·徐光啟《農政全書》卷二十八引劉禹錫曰:“蘭香,處處有之。有三種:一種似紫蘇葉;一種葉大,二十步内即聞香;一種堪作生菜。”參閱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菜一·羅勒》。 羅勒 古代名物 > 醫藥類(下) > 蔬實部 > 菜 > 羅勒 羅勒 luólè 亦稱“蘭香”、“木蘭香”、“香菜”、“翳子草”。唇形科植物羅勒的乾燥全草。莖枝帶果穗,莖方形,表面棕褐色,有柔毛。葉片皺縮。主治外感頭痛,月經不調,痛經。女性排卵障碍性不孕癥。唐·陳藏器《本草拾遺·果菜米部·羅勒》:“又療齒根爛瘡。北人呼爲蘭香。”宋·唐慎微《證類本草·菜部·羅勒》:“陶隱居云:術家取羊角馬蹄燒作灰撒于濕地遍踏之,即生羅勒。《外臺秘要》:木蘭香。”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菜一·羅勒》“〔釋名〕……香菜,翳子草。” 古代名物 > 花卉類 > 花部 > 一二年生草本 > 羅勒 羅勒 luólè 亦稱“藍香”、“香菜”、“瞖子草”。脣形科。一年生草本。株高五十至六十厘米,莖四棱,多分枝。葉對生,卵形,紫色。夏秋開花,淡紫色,小堅果,卵球形,頂生。盆栽,供觀賞。莖葉可做香料。入藥。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種藍香》:“藍香者,羅勒也。中國爲石勒諱,故改。今人因以名焉。且藍香之目,美於羅勒之名,故即而用之。”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菜一·羅勒》:“〔釋名〕藍香、香菜、瞖子草。時珍曰: 按《鄴中記》云,石虎諱言勒,改羅勒爲香菜,今俗人呼爲瞖子草,以其草治瞖也。”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