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罗斯福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罗斯福Theodore Roosevelt
罗斯福Franklin Delano
罗斯福1882~1945Franklin D. Roosevelt美国第32届总统,连任3次,任职13年。生于纽约。就学于哈佛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年青时即投身政界曾任纽约州参议员、联邦政府海军部副部长、纽约州州长等职。39岁时(1921年)患脊髓灰质炎症,下肢瘫痪,但顽强与疾病作斗争,仍活跃于政坛。1932年作为民主党候选人竞选总统成功。时值美国处于空前经济危机。罗斯福就任后,厉行“新政”改革,建立农业调整总署,提高农产品价格;向大小企业贷款,刺激工商业;建立专门机构,对失业工人提供救济和就业机会,使全国经济迅速恢复繁荣。罗斯福的新政结束了西方政府在经济领域中奉行自由放任主义时代。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罗斯福政府先是采用参战以外的一切方法,援助英国及其盟国,日本袭击珍珠港后,美国正式参战,罗斯福除掌握美国在战争期间的重大决策以外,积极致力于战后和平的安排,他积极主张建立有效的国际组织即联合国,以维护战后国际和平。在连任3次总统以后,罗斯福于1944年第四次竞选总统成功,但不久因健康不佳而失去工作能力,于休养期间患脑溢血逝世。罗斯福是唯一打破华盛顿开创的先例,连任两次以上的美国总统。在他逝世不久(1947年),国会即通过宪法第22条修正案,规定总统连任不得超过两次。该修正案于1951年由各州批准生效。 罗斯福美国第32任总统。美国第28任总统西奥多·罗斯福的远房堂弟。1882年1月30日生于纽约州一富豪家庭。1904年毕业于哈佛大学。1920年曾作为民主党副总统候选人未当选。1921年8月患脊髓灰质炎症,愈后下肢瘫痪。1932年竞选总统成功,1933年就任,为缓解大危机,实行“新政”。1933年与苏联建交。1941年与英国首相丘吉尔联合发表《大西洋宪章》。1941年12月8日,在珍珠港战役后对日宣战,加入反法西斯战争,成为反法西斯同盟主要领袖之一。二战后期,积极筹建联合国。1933~1945年打破美国历史惯例,连任4届总统,1945年4月12日病逝。 罗斯福❶即“西奥多·罗斯福”(1858~1919),美国第26任总统。1897年任助理海军部长。1898年组织志愿兵团参加美西战争。1901年当选为副总统,同年麦金莱总统被刺死后,继任总统,任内加紧对拉丁美州的武装干涉,夺取巴拿马运河的开凿权。奉行“大棒政策”,为美国推行侵略扩张政策的代表人物。 罗斯福 罗斯福1882—1945美国第32届总统,资产阶级政治家。生于纽约海德公园。1904年毕业于哈佛大学,再入哥伦比亚法学院攻读法律,1907年毕业后任律师。1910年被选为纽约州议会议员。1913—1920年任海军部次长。1921年患脊髓灰质炎,愈后下肢瘫痪,但继续从事政治活动。1928—1932年任纽约州州长。1933年就任总统后,推行“新政”,加强国家资本主义以克服经济危机。在外交方面,提出 “睦邻政策”,以缓和美国和拉丁美洲各国之间的紧张关系。1933年促成美国与苏联建立外交关系,改变了过去孤立苏联的政策。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反对德意法西斯的侵略和战争政策,增强美国国力,制订《租借法案》,支持英国抗击德国。苏德战争爆发后,从道义和物质上支援苏联。1941年8月中旬与英国首相丘吉尔联合发表《大西洋宪章》,促进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宣布美国加入反法西斯战争。此后,参与制定联合国家反轴心国的共同宣言,正式建立国际反法西斯大同盟。参加1943年1月英国联合举行的卡萨布兰卡会议,8月的魁北克会议,1943年11月先后举行的中、美、英开罗会议和苏、美、英德黑兰会议,1945年苏、美、英雅尔塔会议,为加强战时反法西斯联盟的团结,赢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作出积极贡献。他连续三次当选为美国总统,打破了美国总统最多连任两届的惯例。1945年4月12日患脑溢血病逝。著有《政府——不是政治》、《向前看》、《论我们的战争》等书。 ☚ 丘吉尔 租借法案 ☛ 罗斯福❶Roosevelt,Franklin D.(1882-1945)(1933-1935年任美国第32任总统)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