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罗奇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罗奇1904—1975广西容县人 罗奇
罗奇
罗奇1904~1975国民党军高级将领。广西容县人,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曾任国民党军队陆军副总司令。解放前夕去台湾。 罗奇1904—1975字振西。广西容县人。早年考入广州法政大学法科。1924年考入黄埔军校一期。毕业后历任国民革命军排长、连长、营长,参加过第一、二次东征及讨伐刘震寰、杨希闵和北伐。1929年后升任团长、旅长等职。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师长、军长、陆军总部特科参谋等职。曾参加徐州、武汉及长沙会战。1948年9月任北平警备副总司令。1949年2月调任京沪杭警备副总司令。自1949年9月至1965年10月,任台湾国民党当局陆军副总司令。1952年国民党七全大会上蒋介石提名为中央评议委员,并连任第八至十届中央评议委员。1965年转任“国防会议”副秘书长。1967年任“国家安全会议”战地政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975年11月8日在台湾病逝。 罗奇 罗奇字振西,广西容县人。1904年8月18日生。早年就读于广州工程学校、广州法政大学法科。后毕业于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第一期、庐山高等军官训练团第三期、陆军大学特八期。1924年9月随学生第一队任孙中山的警卫工作,后历任军校学兵连排长、入伍学生队区队长、第二师第六团参谋、第二十七师第三团营长等职,参加两次东征和平定刘杨叛乱的战役。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1929年任独立第十五旅第一团团长,后任该旅改称的独立第三十三旅副旅长。1931年率部参加“围剿”工农红军,后调任第二师第六旅旅长。1933年2月参加长城抗战。1934年后入庐山军官学校训练团、中央陆军军官学校高等教育班第三期、陆军大学将官班深造。1937年5月14日任少将。抗日战争爆发后,曾任第九十五师、第十五师师长,先后参加徐州会战、武汉保卫战和三次长沙会战。1940年10月19日任第三十七军副军长,1943年4月8日升任军长。同年入中央训练团第二十七期受训。1944年5月参加长衡会战,失败后被免职。后任陆军第二集训处副处长、陆军总司令部特科参谋等职。抗日战争胜利后任军事委员会高参、军政部第十军官总队总队长、国防部战地视察小组第四组组长。1948年9月22日晋升中将,并调任北平警备总司令部副总司令。1949年2月任京沪杭警备副总司令,9月任陆军副总司令,并晋升陆军二级上将。去台湾后,继续任陆军副总司令。1965年任台湾当局 “国防会议”副秘书长。1967年任 “国家安全会议战地政务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1952年10月、1957年10月、1963年11月、1969年3月连续当选为中国国民党第七、八、九、十届中央评议委员。1975年11月18日于台北病逝。 ☚ 罗泽闿 罗英德 ☛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