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缬草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缬草common valerianaValeriana offici-nalis,败酱科缬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染色体数2n=14,28,56。株高可达1.5m。茎中空,具纵棱,被白色毛茸,老熟时毛稀落。根茎粗短不规则块状,含芳香物质,有细长根状茎。叶对生,羽状深裂,裂片2~9对,长圆状卵形至披针形,全缘或者齿状。伞房状三出聚伞圆锥花序。苞片具羽裂。花冠漏斗状、淡紫红或白色,筒部长0.5cm,上部5裂。芳香。花期夏秋季。瘦果卵形,基部近平截,顶端宿萼羽状。园艺品种有白花、深红和红色缬草等。分布西亚和欧洲及中国东北至西南。耐寒,耐阴,栽培容易,不择土壤,播种或分株繁殖。可用于花境、花径、野趣园及地被。同属一些形态近似的矮生种为很好的岩石园材料,如山缬草(V.montana),原产欧洲,株高15cm。伞房花序、粉红花、开花繁多。香缬草(V.saliunca),原产南欧,株高10cm,花粉红、芳香。 缬草药名。见《科学的民间药草》。又名拔地麻、小救驾、满山香。为败酱科植物缬草Valeriana officinalis L.的根及根茎。分布东北、华北、西北及河南、山东、湖北、四川等地。辛、甘,温。入心、肝经。安神,理气,止痛。治心悸,失眠,癔病,癫痫,脘腹胀痛,月经不调,腰腿痛,跌打损伤。煎服:3~6g。根含挥发油,其主要成分为异戊酸龙脑酯。又含缬草碱(valerine)、缬草胺碱(Valeramine)、缬草三酯(Valepotriate)、缬草酸、异缬草酸、β-谷甾醇等。本品对兔、小鼠及大鼠均有镇静作用,异缬草酸衍化物对小鼠有镇痛作用,提取物还有一定的抗惊厥作用。对麻醉动物能降低血压,对兔的四氯化碳性肝坏死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总生物碱对革兰阳性细菌在体外有较好的抗菌作用。 缬草common valerianaValeriana officinalis L.,又称拔地麻。败酱科,缬草属。多年生草本。生于山坡草地、林下及沟边等处。分布于中国东北、华北及华中。亚洲西部及欧洲亦有。茎中空,被白毛。叶对生,叶片2~9对羽状全裂,裂片披针形或条形。聚伞花序顶生;花淡红色;花萼内卷;花冠5裂,花冠筒基部一侧微突呈距状;雄蕊3枚;子房下位。瘦果卵形,顶端宿存着羽毛状花萼。栽培缬草时,宜选低洼、水源充足的地方。播种或分根法进行繁殖。根状茎和根入药,能安神、理气、止痛。 缬草别名拔地麻。多年生草本,高约1米。须根多数,具特异香气。茎直立。叶对生,长椭圆形,两侧叶片披针形。聚伞形花序顶生,小花粉红色或淡红色。瘦果长卵形。全疆山区均有分布。具有镇静安神、通经络、温中行气、除湿利水的功能。药用根。主治神经衰弱、心悸失眠、月经不调、闭经、风湿性关节炎、脉管炎、肠胃炎、痢疾等疾病。 缬草valerian又叫拔地麻,系缬草科植物毛节缬草及其同属一些植物的干燥根、茎。内含挥发油、生物碱、有机酸。有镇静、解痉功能。临床常与其他药物配伍治疗癔病、神经衰弱、失眠等。其制剂有脑力须(脑醑)每日3次,1次口服5~10ml。本品易沉淀,不宜久贮。 缬草xiécǎo中药名。见朱中德《科学的民间药草》。别名拨地麻、小救驾。为败酱科植物缬草Valeriaua offcinalis L. 的根及根茎。分布于我国西北及四川、河北、河南、山东、山西、湖北、台湾等地。微甘、苦,平。入心、肝经。安神, 理气止痛。治心神不安、失眠、癔病、脘腹胀痛、腰腿痛、跌打损伤, 煎服: 3 ~9 克。根含挥发油、缬草碱、缬草三酯等。本品对兔、大鼠及小鼠均有镇静作用, 对犬、猫、兔等均有降压作用。 缬草 缬草缬草,又名臭草、满山香、拔地麻、小救驾。为败酱科植物缬草Valeriana officinalis L.的根茎及根。原植物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及河南、山东、湖北、四川等省。 ☚ 蛇含石 开窍药 ☛ 缬草 缬草蒙古名珠勒根—胡吉、邦伯依、巴力日依雅纳。为败酱科植物缬草(Valeriana officinalis L.)及西北缬草(Va-leriana tangatlca Maxim.)的干燥根状茎及根。秋季采挖,除去秧苗及泥上,通风处阴干。 ☚ 甘松 草木樨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