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商业结账习俗。流行于全省商业交易中。清代早期,商业来往户结账的日期为一年的五 (端午)、八(中秋)、腊 (除夕)。所有欠款必须按期还清,称为 “一年三比”或“三节账”。尤以除夕索债最紧,负债者视除夕为“鬼门关”。有 “富人过年,穷人过关” 之谚。无力还债者此时多出门躲账。后因结账期过长,影响卖方资金周转,缩短以一月为期。清末民初改为一月两比,即每月的初一、十五为比期,届期欠方不能付清货款者,一律按钱庄利息率计算息金。抗日战争后通货膨胀,改为欠银元者以月末为期,欠纸币者以旬末为期。
中国近代各地银钱业和工商业公定的一种结算债权、债务的期限。一般以每月中旬的某一天和每月最后一天为“大比期”,是全市银钱、工商业清算之日。约每隔5天为一“小比期”,是银钱同业间进行清算债权、债务之日。按期限拆出款项,或续转上次贷款,称为“放比期”。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