缂丝作
编织缂丝织物的织工。所谓缂(kè)丝,又作“克丝”、“尅丝”、“刻丝”,是我国特有的一种丝织手工艺。缂丝作使用的织机是普通轻便的平纹木机。缂织时,先在织机上装上经线,穿好平纹综片和竹筘,再在经线下面挟上图样,匠作透过经线可以看清图样中的花形和颜色,用毛笔将花纹轮廓描到经线上,按花纹轮廓,以各色彩丝小梭子分块逐步缂织成表面平织的花纹。这种工艺,不像普通织物可以用大梭通幅到头的织造,而是要按花纹轮廓和颜色交接的边界不断换梭,所以非具有高度熟练的技巧和艺术造诣的织工不能胜任。由于缂丝不用通梭,所以这种织法被称为“通经断纬”。通经断纬形成花纹边界的刻缕效果,使缂丝的织纹如填彩,显现出特殊的装饰性趣味。清代缂丝作又新创了一种工艺,即在缂丝或刺的地方以墨笔加染,称为“缂丝加绘”或“刺绣加绘”。以这种方法织制的织品,富丽而有质感,具有极强的装饰效果,是清代缂丝作对我国丝绸织刺工艺的一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