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釉陶熊灯
汉,高46.5厘米。上海博物馆藏。此灯由盘、柱、座3部分组成,其造形修长而富于变化。灯座似一扣置的高脚碗。灯柱为子母熊形。小熊踡缩于灯柱的上部。母熊被安排在陶灯通高的中心点上,极为醒目。其形象为弯腰弓背,前爪搭于后肢膝部,正在怒目而视,张嘴大吼,神态十分逼真。工匠对熊的面部进行较为写实的创作,熊身体其余部位的表现则使用大刀阔斧的写意手法。创作者所表达的虽是母熊凶悍慑敌的一瞬,但传达出的却是母爱的温情。此陶灯通身施苔藓色的绿釉,为汉代陶器的一个创新品种——铅釉陶。当釉以铅为助溶剂,在800℃低温下即可溶解,使用这种釉料的陶器叫铅釉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