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绿藻门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绿藻门Chlorophyta主含叶绿素的绿色真核藻类,约有6 700种。分布甚广,淡水种占90%,海产种占10%。淡水种广布于世界各地的江河、湖泊、水沟、湿土、树干、岩石、墙壁等处,有的与真菌共生形成地衣,有的寄生在动物体内或附生在动物体上。海产种分布在海洋沿岸,10米以上浅水区,许多海产种受水温影响,而有一定地理分布。 图 1 绿 藻(一)
常见的代表属种有:❶衣藻属(Chlamydomonas),单细胞植物,多为卵形,前端有两等长鞭毛,鞭毛基部有两伸缩泡,旁边有一红色眼点。叶绿体呈杯状,其中央基部有一蛋白核。细胞核一个,有线粒体、高尔基体、内质网等细胞器的分化。无性繁殖时产生游动孢子。有性生殖时,多数种类为同配。 ❷实球藻属(Pandorina),为8、16、32个衣藻型细胞组成的球状群体。无性繁殖时群体中细胞同时分裂,各形成一个新群体。有性生殖通常为异配。 ❸团藻属(Volvox),由数百至数万个衣藻型细胞组成一空心球体。空腔内充满胶质和水。藻体中多数细胞为无繁殖能力的营养细胞;少数大型、具繁殖能力的细胞称繁殖胞。各细胞间有原生质丝相连。无性繁殖时由繁殖胞发育成子团藻。一个母体内可含数个子团藻。有时子团藻在母体内已开始繁殖产生第三代。有性生殖为卵式生殖,由少数繁殖胞产生精子囊与卵囊。 ❹小球藻属(Chllorella),无鞭毛、圆形或椭圆形的单细胞体。仅有无性繁殖。 ❺水绵属(Spirogyra),由一列细胞构成的、不分枝的丝状体,细胞内具一至数条螺旋、带状的叶绿体。每个细胞都能分裂,亦可由丝体断裂行营养繁殖。它的有性生殖为接合生殖。 ❻石蒪属(Ulva),大形多细胞片状体。产生孢子时减数分裂,孢子体与配子体外观相似,为同型世代交替。此外,常见的绿藻有绿球藻属 (Chlorococ-cum)、栅藻(Scenedesmus)、盘星藻(Pediastrum)、双星藻 (Zygnema)、新月藻(Closterium)、水网藻属(Hydrodictyon)、丝藻属 (Ulothrix)、刚毛藻属(Cladophora)、浒苔属 (Enteromorpha)、伞藻属(Acetabularia)等(图1、2)。
最早的绿藻化石约在13亿年前。1975年,发现原绿藻之后,不少人认为真核绿藻是原核的原绿藻演化而来。根据绿藻所含色素种类、贮藏养分、细胞壁成分、鞭毛类型等和高等植物相似,多数植物学家认为高等植物起源于绿藻。绿藻是植物界进化线上的主干。 重要性 绿藻在水体中是原始生产者之一。许多种类均能食用,或作为饵料、饲料。石蒪、浒苔等为常见的食用海藻。小球藻体内蛋白质含量高达50%,有较高的利用价值。 有些绿藻的大量迅速繁殖也会产生危害。养鱼池中绿球藻目的藻类生长过盛,是水质老化标志之一。水绵、水网、刚毛藻等绿藻大量繁殖时,对鱼苗生长发育不利。也能使秧苗根系发育不良,遇低温易引起烂秧死苗。 绿藻门Chlorophyta主含叶绿素的真核藻类。藻体绿色,有能运动或不运动的单细胞、群体或多细胞等类型。细胞壁内层以纤维素为主,外层为果胶质。细胞核1至多个。色素体的数目和形状因种而异。色素体中主含叶绿素a与b,此外尚有α与β胡萝卜素,以及叶黄素。色素体内一般含1至多个蛋白核。同化产物主要为淀粉。以藻体断裂或细胞分裂行营养繁殖。无性生殖时产生游动孢子,有时也产生厚壁孢子等。有性生殖除同配、异配、卵式生殖外,还有接合生殖。有些种具世代交替。本门包括绿藻纲(Chlorophyceae)与接合藻纲(Conjugatophyceae),约400余属,6 000余种。淡水种约占90%,广泛分布于江河、湖泊、水沟、湿土、岩石、墙壁等处。海产种大多长于潮间带的岩石、珊瑚礁及泥沙滩涂的石砾、砂粒或贝壳上。原球藻属、堇青藻属(Trentepohlia)的一些种与真菌共生形成地衣。少数种类可附生在动、植物体内外,如刚毛藻科的丝状绿藻可附生于龟壳,头孢藻属(Cephaleuros)、叶管藻属(Phyllosiphon)长于一些高等植物叶内,使叶片出现病斑。一些绿球藻目的绿藻生长过盛,常影响水质。小球藻体内蛋白质含量高达50%左右,有开发利用的前途。浮游绿藻为鱼的饵料,盐藻和扁藻可作为海洋动物食物。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