绷扎术
绷扎术多用于急救和固定敷料。其目的是固定药物与敷料的位置;加压止血,或减少漏出液的形成;减轻充血,以预防和消退肿胀;限制部分身体的活动,如输液时固定肢体。
绷扎物分为绷带、三角巾及有头带三种。绷带多用于四肢与头面部。其宽度可根据应用部位而异,如手用2~5cm,腿用5~8cm,头、眼、耳用5cm等。三角巾可用于身体各部。将1m见方的布按对角线剪开,成为两块大三角巾。如将大三角巾再分为两块,即成为小三角巾。有头带分为:
❶丁字带,单丁字带用于女性,双丁字带用于男性,可扶托会阴部或外生殖器上的敷料。
❷四头带,用长方形布将两端剪开制成。以不同尺寸的带身和带头,固定头、下颌或膝部的敷料。
❸多头带,将宽15cm、长120cm的五条布逐一重叠1/2,再取一块长方布缝在中间,制成腹带。如在腹带上端加二直带,即为胸带,包扎后状如背心。
绷扎的原则 主要为:
❶绷扎时务须使病人位置舒适,局部应有物扶托。
❷绷扎部位的皮肤须清洁、干燥。两皮肤接触面如乳下、指(趾)缝、臂与躯干间以及耳后等处应垫以纱布或棉垫。关节和骨隆突或凹陷处须用敷料填平。
❸绷扎的压力要均匀,松紧要适度。过松易滑脱,过紧则引起不适或妨碍血液循环。
❹用绷带绷扎四肢时,应由远端缠向近端。指与趾最好外露,以便观察血运情况。始端须重复两周,中间每周盖过前一周的1/2,如作回反交叉,交叉点应在同一直线上,使整齐美观。末端也须重复两周再用胶布或打结固定。打结时应避开疼痛部位、骨隆突处、受压处以及易于磨擦的皮肤表面。
绷带绷扎法
基本的绷法
❶环行绷法: 绷带在身体同一部位环绕数周,每周盖住前一周。此法多用于颈、腕及额部。其它部位绷扎时,也用此法固定始端与末端。
❷蛇行绷法:用绷带斜行向上或向下缠绕,每周均不重叠,而且周间露出空隙。多用以扶托夹板。
❸螺旋绷法:每周盖过前周的1/2。此法用于直径近似的部位,如上臂或手指。
❹螺旋回反绷法: 每周须回反。此法用于直径不均的部位,如前臂或小腿。
❺8字形绷法: 为若干螺旋绷法,一上一下相间,每周在正面与前周交叉,8字的两圈在绷扎部的后面。此法常用于关节,如肩、肘、拇指、膝、踝等。
❻回反绷法:为一连串的反折,前后经过被绷扎部位。第一周在中央,以后各周分向左右,每次回到始点,直到全部包没为止。此法多用于指端、头部或截肢端。
各部的绷法 手指:
❶单指绷法:在腕部固定后,自手背到指根,蛇形到指尖环形一周,螺旋到指根,再回到腕部固定。
❷五指包没法: 同单指绷法。如包右手自小指开始,如包左手自拇指开始。如指尖也需包没,则每到指尖时,作回反绷法。
手:
❶手背或手心绷法:绷扎顺序与五指包没法同。但每次缠到指根时,只绕指根一圈即回到桡侧。包手心时,绷带须由手心斜行到指根。
❷全手包没法:使四指并拢,在指尖作回反绷法,环形两周压住回反处,再以8字形绷法包没手部,并在腕部固定。如拇指也需包没时,则先用螺旋回反法或8字形绷法包好拇指。
❸露指尖绷法: 在指根环形固定后,自手背作8字形绷法,再在腕部固定。
肘或膝: 在关节处环形固定。在关节上下作8字形绷法,在肘窝或腘窝交叉,最后在上臂或大腿固定。
肩:在上臂近腋窝处作环形固定,绕臂经胸或背到对侧垫好敷料的腋下,再回到上臂。如此作8字形绷法,在肩部逐渐上行,而在对侧腋下则完全重叠。
足:
❶露足跟绷法:与露指尖绷法同。
❷足跟绷法: 与肘部绷法同。
腹股沟: 与肩部绷法同,唯在对侧髂嵴绷带不完全重叠。
乳房:
❶单侧:在乳下绕胸作环形固定,如包左乳,将绷带向右环行。自左乳下斜过胸前到右肩,再自背后回到左乳下,绕胸环行一周。如此逐渐向上,直到包没为止。
❷双侧:开始依单侧绷法进行,在第二次经乳下环行到右侧时,绷带自背后斜至左肩,经胸斜下遮盖右乳,与前周在胸前交叉,自乳下绕背后环行到左侧。如此逐渐向上,直到双乳包没为止。
头:
❶额枕绷法:自右耳上开始,斜过额上、左耳上、枕骨结节下回到始点,重复两周固定。以后每周在额上较前周低,而在枕部较前周高,直至包没。末周重复一次固定。
❷帽式绷法:开始两周与额枕绷法同,但在额部须稍低。在额中央将绷带回反,经头顶到枕骨结节下,再回反到额部。以后各周分别在中带的两侧回反,而反折点相同,直到包没。最后在头部环形固定。
耳:如包左耳,自右耳上开始,向左经额、左耳上、枕骨结节下回到始点。重复一周固定。再缠到右颞部时先斜上,经额至左颞部斜下包住耳根。以后每周在额部渐低而在耳部渐高,直到包没耳部。末两周环形固定。
眼:
❶单眼:如包右眼,自右颞部开始,经左耳上、枕骨结节下、右耳上回到始点。重复一周固定。再自枕骨结节经右耳下,斜上盖过右眼,使绷带下缘经过鼻梁与顶结节到枕骨结节下。以后每周在右耳处渐高而在顶结节处渐低,直到包没右眼。绕头两周固定。
❷双眼:开始如单眼绷法。待包过右眼一周后,经顶结节绕头到右侧顶结节,斜下过左眼(此眼病较轻或无病),绷带下缘经过鼻梁与前周交叉,再由左耳根到枕骨结节。如此继续到两眼包没为止。
三角巾绷扎法 悬带:将三角巾的一角放在健侧肩上,顶角在患侧肘部。然后将左右两角在颈部打结,使前臂平放于悬带上。整理顶角的多余部分。面部:如整个面部受伤,将顶角先打一结包罩头面,在眼与口处剪成小洞,再将左右两角拉到颈后,又回到前面打结。头顶:将三角巾基底折叠约4cm宽,顶角拉向头后,左右两角先绕到头后打结,再回到前额打结。将顶角反上塞入结内或扣住。托住下颌或压迫颞动脉,使用十字带(用三角巾叠成条带,绷成十字形)。手:
❶完全包没:将手放在三角巾中部,指尖向顶角。将顶角反到手背上,左右两角在手背交叉后到掌侧,再回到背侧打结。以反上的顶角遮盖结部。
❷手掌:用叠好的条带自手掌绕到手背交叉,再回到手腕打结。
❸拳:手掌出血时紧握一卷敷料,将三角巾叠成条带,绕拳包裹,在腕部打结。肘:将三角巾基底折叠约5cm宽,顶角向上,左右两角绕前臂在肘窝交叉,再绕上臂打结。将顶角反下。肩:将顶角向上覆盖肩部,将基底折叠4cm宽,绕上臂中部一周并打结。顶角处用另一三角巾条带绕伤侧颈部于对侧腋窝打结,以之压住顶角,并反过顶角扣住;或系一三角巾窄悬带压住顶角,并固定伤侧手臂。足:与手同。膝:与肘同。截肢部:与头顶同。腹股沟:将三角巾叠成窄条,8字形绕腹股沟后在对侧髂嵴作结。如太短可连接两条使用。髋部: 将顶角向上覆盖敷料,基底折成4cm宽,绕大腿打结。用另一三角巾的窄条绕腰一周打结,以固定顶角。反过顶角遮盖结部。胸:如包右胸,将顶角先放在右肩,再将左右两角绕到后背,靠右边打结,然后将右角拉到肩部与顶角相结。背:与胸同,但在胸前打结。
多头带绷扎法 腹带:使病人仰卧,将腹带平放于背下部,自下向上包扎,末两条带头用别针扣住或打结固定。胸带:先将肩上的两带折下在胸前交叉,然后自上向下包扎,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