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缺乏口腔表征
维生素A缺乏 维生素A维持上皮组织的正常结构,促进新生细胞的发育,此外,尚组成视红质,并促进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维持骨、牙的正常生长。维生素A缺乏表现为皮肤干燥变厚、指甲不光滑、口干,有时有口角炎。牙齿有釉质发育不良,牙质细胞失去形成牙本质的能力。口腔粘膜可因抵抗力降低而容易感染。动物实验可产生口腔上皮的过度角化。
维生素B1缺乏 口腔表征不明显,因而容易被忽略。口腔粘膜可有感觉过敏、舌痛或舌有灼热感,颌面部有不典型神经痛。舌体微肿大,偶见舌缘有齿痕,或有舌肌张力减低,丝状乳头水肿并增大、充血。牙龈可有轻度水肿。
维生素B2(核黄素)缺乏 主要特征是口角炎,一般是双侧的,病变开始时,在唇连合处为白色,湿润有糜烂,并见有水平沟裂; 严重者可向内侧粘膜或外侧皮肤延伸数毫米,沟裂深浅、长短不一,无痛,如有继发感染时则感疼痛并可化脓,若有结痂则可致张口困难。应与其他感染因素造成的口角炎相鉴别。唇干裂可偶见鳞屑,唇微肿而疼痛。舌背丝状乳头萎缩、菌状乳头水肿呈蘑菇样形状,并伴有灼热样感。舌缘常见有齿痕。颊粘膜呈紫红色。
烟酸缺乏 主要表征是舌炎,表现为部分或全舌背呈亮红色,在烟酸缺乏早期,舌背丝状乳头和菌状乳头肥大,此时,舌表面显粗糙,以后丝状乳头渐萎缩而菌状乳头高出于舌表面,不久菌状乳头也渐萎缩。整个舌背为亮红的光滑舌。在光滑的舌背上或舌缘容易受机械刺激而产生小糜烂面或小溃疡,对温度极为敏感,烧灼样疼痛及刺激性痛加重。舌体因水肿而增大,舌背上原有的浅沟裂变明显,舌缘可见有齿痕。口腔粘膜呈火红色,坏死性龈口炎、唇疱疹及口角炎也常发生。维生素B2缺乏与烟酸缺乏常联合出现。
叶酸缺乏 表现为舌炎,舌背因丝状乳头和菌状乳头萎缩而呈亮红的光滑舌,萎缩常起于舌缘处。或有菌状乳头充血,舌背有表浅的糜烂和溃疡,也可能有许多小疱疹出现,疱疹破后留下有溃疡面。叶酸缺乏可加重牙龈的炎症,龈亮红色,偶而继发坏死性龈炎。整个口腔粘膜和舌有烧灼感。
维生素B12 (氰钴胺)缺乏 主要表现为舌炎,开始时舌尖为红色,触痛明显,以后渐扩及全舌,丝状乳头、轮廓乳头均萎缩,整个舌背呈亮红色的光滑舌,水肿,触痛加重,舌背可有溃疡。溃疡面上常有细菌和霉菌感染,类似阿弗他溃疡。舌背、舌腹、颊、唇、腭等粘膜变红,触痛并有口干。
维生素C缺乏 维生素C缺乏表现为疲倦、体重减轻、全身不适,以后逐渐表现为多发性出血,皮肤上多处有淤血或淤斑。最早的口腔表征是严重的龈炎和龈出血。病变开始时全部牙龈水肿肥大、紫红色,触之松软如海绵,牙龈表面或龈缘可有糜烂或溃疡,进食、说话或轻触之即可引起出血,并有自发性出血倾向。由于维生素C缺乏时龈组织愈合能力减弱,从而增加对感染的敏感性而致坏死性龈炎;当牙周支持组织有毁坏时,则牙松动脱落。因牙龈出血,口内有血腥味或口臭;舌、腭、颊甚至无牙区可见有淤斑或淤点。口腔内的局部因素如牙结石、龋的不整齐的边缘、牙折裂等均可加重牙龈的反应。若口腔卫生情况良好可减轻牙龈的炎症。
维生素D缺乏 维生素D的主要生理作用是促进钙、磷在肠道的吸收,促进骨基质钙化,促进肾小管再吸收钙和排出磷。维生素D缺乏在幼儿可导致佝偻病,在成人可导致骨软化。维生素D缺乏可表现为牙釉质发育不良,也可以因牙齿的形成和萌出延迟而导致牙列不齐或错颌,X线显示颌骨的骨小梁间隙增大和钙化不良,牙槽骨骨质疏松、吸收,牙松动、脱落,易患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