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绳墨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绳墨shéng mò木匠取直线的用具。比喻准则或法度。韦应物《善福阁对雨寄李儋幼遐》:国士秉绳墨,何以表坚贞。 绳墨 绳墨shénɡmò━┃ 木匠打直线的工具,喻称规矩、法度。《离骚》:“举贤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唐·韩偓《闲居》诗:“刀尺不亏绳墨在,莫疑张翰恋鲈鱼。”唐·骆宾王《叙寄员半千》诗:“嗟为刀笔吏,耻从绳墨牵。”宋·欧阳修《青松赠林子》诗:“青松生而直,绳墨易为功。” ☚ 渊海 探丸借客 ☛ 绳墨shéng mò木工画直线的工具。常用来比喻国家的制度、法律、准则。《离骚》:“背绳墨以追曲兮。”王逸注:“绳墨,所以正曲直也。”《离骚》:“循绳墨而不颇。”王逸注:“言三王选士不遗幽陋,举贤用能不顾左右,行用先圣法度无有倾失,故能绥万国、安天下也。”前一处王注侧重于“绳墨”的本义,后一处则侧重喻义。 绳墨shéng mò俗称墨斗,木匠用来正曲直的工具。比喻准则或法度。屈原《离骚》:“举贤而授能兮,脩绳墨而不陂。”也作“矩绳”。《大戴礼·哀公问五义》:“行中矩绳,而不伤于本。”也作“绳尺”。《金史·元德明传附元好问》:“为文有绳尺,备众体。”也单作“绳”。《商君书·开塞》:“民道弊而所重异也,世事变而行道异也,故曰王道有绳。”也单作“尺”。鲁迅《而已集·当陶元庆君的绘画展览时》:“而文艺史界中人,则舍了用惯的向来以为是‘永久’的旧尺,另以各时代各民族的固有的尺,来量各时代各民族的艺术。”参见“规矩绳墨”。 古代名物 > 科技類 > 生產部 > 木工用具 > 繩 > 繩墨 繩墨 shéngmò 即繩。 绳墨 绳墨匠人以绳濡墨打直线的工具。《荀子·儒效》:“设规矩,陈绳墨,便备用,君子不如工人。”引申为规矩、准则、法度。《楚辞》屈原《离骚》:“举贤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东方朔《七谏》:“灭规矩而不用兮,背绳墨之正方。”——毁弃法度而不用啊,违背正确的准则。 ☚ 绳何所施其长 绳趋沟衷 ☛ 绳墨shéng mò〖名词〗 绳墨❶ 木匠取直的工具。《庄子·逍遥游》:“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其大本拥肿而不中~。”柳宗元《梓人传》:“犹梓人之有规矩~以定制也。” 木工工具 木工工具打眼具:凿(凿子;木~;圆~;方~) 铣(铣子;~鋧) 锜 銶 ☚ 工具 平地具 ☛ 法度 法度度(度轨;度揆;玉度) 程(程度) 纪(纪律;法纪) 矩(蹈~)纲(纲纪;纲目;纲理;纲纽;纲维;纲宪;纲网;纪纲;维纲;大~小纪) 符 维 规(规矩;规矱;规绳;规彠) 范 宪(宪度;宪纲;轨宪) 矱(规矱) 卞 索检(检式;检则) 绳 程(程度)制(制则) 尺(尺度) 则(则度;法则) 彠(彠矩) 辟 法式 法轨 巨获 捡括 捡押 另见:制订 法律 准则 规律 制度 实施 执行 遵守 ☚ 法度 各种法度 ☛ 绳墨shèng mò❶木匠画直线用的工具。《庄子·逍遥游》:“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其大本拥肿而不中~~。” 绳墨繩墨shéng mò❶木匠画直线用的工具,即墨线。《四诊抉微· 自序》:“般倕难舍绳墨以成器。” 绳墨校正曲直的工具。今俗称“墨斗”。《楚辞·离骚》:“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王逸注:“言百工不循绳墨之直道,随从曲木,屋必倾危而不可居也。以言人臣不修仁义之道,背弃忠直,随从枉佞,苟合于世,以求容媚,以为常法,身必倾危而被刑戮也。”可见绳墨是楚国工匠常备的器具之一。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