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禹贡班义述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禹贡班义述地理文献考证。清成孺(1816—1883)撰。三卷。成孺字芙卿,原名蓉镜,江苏宝应人,诸生。著有《周易释文例》、《尚书历论》、《宋史地理志校勘记》等。孺因焦循禹贡郑玄注释以汉志与郑注相参,究非以班义为主,故撰是篇。于道光六年(1826)成书,约二万八千字。此书条分缕析,凡郑注与班义偶殊者必一一为之辩证,班义与经文不合者亦不曲护其非。刘文淇序称之为引史证经,实事求是者。誉此书为专门名家之学。赞之为班氏功臣。朱一新无邪堂答问,亦极推之。但于三江仍主阮元三江图考之说,则似失之。有光绪十四年广雅书局刻本, 《皇清经解续编》本。 禹贡班义述三卷。清成孺撰。焦循《禹贡郑注释》是以《汉书·地理志》和郑注互相参证,而不是以班固之义为主,成孺因此特撰此《禹贡班义述》一书,全部根据《汉书·地理志》来考究《禹贡》山水。在本书自序中成孺说:“《志》推山川,始《禹贡》迄秦汉,若卢氏之熊耳,若山阳之东太行,若金兰之东陵乡,若朱虚之汶水,若兖之澧水,若南广之符黑水,若河关之积石,若骊成之大揭石,若驺之峄山,是皆推表汉世山川,其名偶同《尚书》,或者不察而以之证经,非班氏之指也。匪直此也,褱德之洛即漆沮,彘之霍大山即大岳,西之西汉水即灊。然《禹贡》不言洛、不云霍大山、不云西汉水,而《志》亦无漆沮、大岳、灊之目,故虽异名同实,而未可厕诸缀《禹贡》之例也。至如底柱、大伾、三危、黑水之属,班《志》所阙,尤未可以后出之义黩之也。”全书条分缕析,广采博引,抉择精当,就是《汉书·地理志》与《禹贡》经文不合的,也并不曲为回护,故时人推崇之。本书有《皇清经解续编》本。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