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物 > 花卉類 > 草部 > 一二年生 > 續隨子 續隨子 xùsuízǐ 亦稱“千金子”、“千兩金”、“菩薩豆”、“拒冬”、“聯步”。大戟科,二年生草本。葉中出葉,相續而生,故稱。含乳汁。莖强壯,直立。葉對生,莖下部葉線形,上部葉卵狀披針形,全緣,抱莖。夏季開花,腋生,總苞壺狀。蒴果球形。子富油脂,可製肥皂,並供藥用。我國栽培已久。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草六·續隨子》:“〔釋名〕千金子、千兩金、菩薩豆、拒冬、聯步。頌曰:苗如大戟,初生一莖,莖端生葉,葉中復出莖。花亦類大戟,自葉中抽幹而生。實青有殼。人家園亭中多種以為飾,秋種冬長,春秀夏實。” 续随子【同义】总目录 续随子拒冬续随子semen euphorbiae lathyridis攻下药。出《开宝重定本草》。见《安骥集药方》。又名千金子。为大戟科植物续随子Euphorbia lathyris L.的干燥成熟种子(图)。秋季果实成熟时,割取地上部分晒干, 打下种子, 除去杂质。生用或炒用。主产东北、华北、华东、华中、西南等地。辛, 温; 有毒。入肝、肾经。功能泻下逐水, 破血散瘀。主治: ❶小肠结起卧, 与腻粉、通草、水银、生油、滑石配伍(《司牧安骥集》)。 ❷马大便不通, 腹胀起卧, 与木通、滑石、大戟、牵牛、腻粉等配伍, 如续随散(《元亨疗马集》)。 ❸驼淋漓, 与赤麻子、通草、茶芽、白牵牛、黑牵牛、猪油配伍, 如千金子散(《元亨疗马集》)。 ❹血瘀结聚, 与桃仁、红花等配伍。牛15~30克; 猪、马5~15克; 羊1.5~3克。为末或煎汤灌服。中气虚弱及孕畜忌用, 不宜过量或久服。本品含脂肪油。油中分离出续随子甾醇《司牧安骥集》。 ❷马大便不通, 腹胀起卧, 与木通、滑石、大戟、牵牛、腻粉等配伍, 如续随散(《元亨疗马集》)。 ❸驼淋漓, 与赤麻子、通草、茶芽、白牵牛、黑牵牛、猪油配伍, 如千金子散(《元亨疗马集》)。 ❹血瘀结聚, 与桃仁、红花等配伍。牛15~30克; 猪、马5~15克; 羊1.5~3克。为末或煎汤灌服。中气虚弱及孕畜忌用, 不宜过量或久服。本品含脂肪油。油中分离出续随子甾醇(euphobiasteroid)、巨大戟萜醇20-棕榈酸脂(20-hexadecanoylingenol)等酯类化合物; 又含马栗树皮素、瑞香素等羟基香豆素类。 
续随子 续随子caper euphorbia,moleplantEuphorbialathyris L.,又称降龙草。大戟科,大戟属。二年生草本。生于向阳山坡,野生或栽培。原产欧洲。中国久已引种栽培。有白色乳汁。茎下部叶密生,线状披针形,全缘;上部叶呈十字形交互对生,卵状披针形,先端锐尖,基部心形,全缘,略抱茎。总花序2~4伞梗伞状排列,每梗二叉分枝,分枝顶部生一杯状聚伞花序;总苞钟形,4、5裂,腺体新月形;花无花被;雄花仅1枚雄蕊,位于杯状总苞内周围;雌花子房上位,3室,位于总苞中央。蒴果近球形。种子表面有黑、褐相间的斑纹,含油46.2%,可供制肥皂及润滑油;全草有毒,治蛇咬伤;种子药用,利尿、泻下及通经,外涂疥癣、恶疮等。 续随子xù suí zǐ《本草纲目》草部第17卷续随子(29)。药名。 【基原】为大戟科植物续随子Euphorbia lathyris L. 。 又名拒冬(《开宝本草》),半枝莲(《纲目拾遗》),千层楼、铁蜈蚣)的种子。 【别名】千两金,菩萨豆(《日华子本草》),千金子(《开宝本草》),联步(《斗门方》),滩板救(《湖南药物志》)。 【性味】辛,温,有毒。 ❶《开宝本草》:“辛,温,有毒。” ❷《本草再新》:“辛,温,无毒。” 【归经】入肺、胃、膀胱经。 ❶《本草求真》:“入胃。” ❷《本草再新》:“入肺,胃二经。” ❸《本草撮要》:“入手、足阳明、太阳经。” 【功用主治】逐水消肿,破癥杀虫。治水肿胀满,痰饮,宿滞,癥瘕积聚;妇女经闭;疥癣疮毒,蛇咬,疣赘。 ❶《蜀本草》:“治积聚痰饮,不下食,呕逆及腹内诸疾。” ❷《日华子本草》:“宣一切宿滞,治肺气水气,敷一切恶疮疥癣。” ❸《开宝本草》:“主妇人月结月闭,癥瘕痃癖,淤血蛊毒,心腹痛,冷气胀满,利大小肠。” ❹《本草正》:“逐水杀虫。” ❺《江西草药手册》:“治晚期血吸虫病,肝脾肿大。” 【用法用量】内服:入丸散,五分至一钱。外用:研敷。 【成分】种子含脂肪油40%~50%,油中含有毒性成分,即千金子甾醇(Euphobiasteroid)、殷金醇棕榈酸酯(20-Hexadecanoylingenol)、殷金醇十四碳五烯-2,4,6,8,10-酸酯、续随子醇二乙酸苯甲酸酯(Diacetyl-benzoyllathyrol)、续随子醇二乙酸烟酸酯、谷甾醇、甘油酯等,种子中尚含有白瑞香素(Daphnetin)、续随子素(Euphorbetin)、马栗树皮苷(Aesculin)等。 【药理】 ❶致泻:种子含固定油对胃肠有刺激,可产生峻泻,作用强度为蓖麻油的3倍,致泻成分为千金子甾醇。 ❷抗肿瘤:鲜草对急性淋巴细胞性及粒细胞型、慢性粒细胞型、急性单核细胞型白血病白细胞均有抑制作用。 ❸毒性:千金子有毒,临床多服或误服可引起中毒。中毒剂量为9~15g。千金子所含有毒成分为千金子甾醇、殷金醇棕榈酸酯等,对胃肠道有强烈刺激作用,对中枢神经系统也有毒性。此外,有报道殷金醇棕榈酸酯有促致癌作用。故临床应用时应注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