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跏趺坐 结跏趺坐佛教修行用语。即“盘坐”。趺同跗,指足背;跏原为“加”字。跏趺坐即是两足交叠盘坐。分为全跏跌(双盘)、半跏趺(单盘)两种。杨中一《指道真诠》引《释氏要览》云:“全跏趺是如来住,半跏趺是菩萨坐”。佛教参禅坐法,即取此。《大智度论》:“诸坐法中,结跏趺坐最安稳,不疲极,此是坐禅人坐法,掇持手足,心亦不散”。参见“盘坐”条。 ☚ 盘坐 身功 ☛ 结跏趺坐佛教徒修禅打坐时的一种将两足背交叉放置于左右股上的坐姿。趺,足背。先以右足押左股,次以左足押右股,手序亦同,称为降魔坐,反之称为吉祥坐。南朝宋法显《佛国记》:“菩萨入中,西向结跏趺坐,心念我若成道,当有神验。” 结跏趺坐 结跏趺坐佛教规仪。为佛或禅僧等的一种坐姿,即以两足交叉押于左右股上的坐姿,因以双脚放平盘坐,故亦称“双盘”,略称“跏趺”。若右足先押入左股,则又称“降魔坐”; 反之,以左足先押入右股,称“吉祥坐”;而密宗以单足押入的半跏趺坐称“吉祥坐”。佛教认为结跏趺坐是各种坐姿中最安稳又省力的坐法。 ☚ 闭关 打坐 ☛ 结跏趺坐jié jiā fū zuòsitting on fe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