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结算管理体制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结算管理体制framework of settlement management

简称结算体制。中国国家银行划分结算业务管理职责和权限的制度。根据现行规定,对转账结算业务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体制。即有关结算原则、结算纪律、异地结算方式等由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统一规定;同城结算与县内结算,由各分行根据统一规定,结合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

结算管理体制

我国银行结算业务实行集中统一与分级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它是为适应我国区域广阔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的需要而制定的结算管理权限。主要内容包括: 全国统一的结算制度和全国通行的异省间结算方式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制定; 同城和省内异县间的结算办法由各省、市、自治区人民银行分行因地制宜制定; 各专业银行在全国范围内组织结算由各专业银行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管理暂行条例》第52条规定: “结算规章制度由中国人民银行制定”。

结算管理体制

结算管理体制settlement management system

整个金融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银行系统内部划分结算业务组织管理的权限、职责范围和利益关系的总体制度。

☚ 伦敦自动支付清算系统   资金清算率 ☛
结算管理体制

结算管理体制

有关结算业务管理权责划分的总称。在中国较长时期是实行的集中统一和分级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1988年12月颁发的《银行结算办法》进一步完善了这种管理体制,既明确了结算制度的制定权限,又确定了各家银行的各级管理结算的职责和任务。关于结算制度的制定,规定中国人民银行总行负责制定统一的结算制度。对统一的结算制度,各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必须认真贯彻,严格执行,其各项规定,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批准,不得自行修改和变更。中国人民银行省、自治区、直辖市分行根据统一的结算制度制定实施细则;专业银行总行根据统一的结算制度,结合具体情况,可以制定经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同意的补充规定;专业银行总行、中国人民银行分行根据需要,在报经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批准后还可以试行单项办法。关于结算管理,规定中国人民银行总行负责全国的结算组织、管理、协调和裁决工作,其分、支行负责本辖区的结算组织、管理、协调和裁决工作;专业银行总行负责全国系统内的结算组织、管理、协调和裁决工作,其分、支行负责本地区系统内的结算组织、管理、协调和裁决工作。
以上的结算管理体制,一是有利于保证结算制度的统一性、结算种类的通用性和结算凭证的规范化。二是既有利于统一结算制度的有效贯彻和执行;也有利于适应各地和各行的具体情况。三是划分和加强了各级银行管理结算的任务和职责,有利于进一步加强对结算的管理,保证结算制度的更好执行。
中国结算管理体制的沿革。建国初期,为配合现金管理,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制定了划拨清算办法,在这一时期,由于没有明确结算管理体制,除总行制定了一些结算方式外,各分行也制定了不少结算方式,实际在这一时期是分散的结算管理体制。1958年,各地自行修改和变动了总行制定的结算办法,创造了许多结算方式,这实际也是实行分散的结算管理体制。分散的结算管理体制,由于缺乏统一管理,出现各自为政,各行其是,给结算工作带来了混乱;缺乏共同遵守的原则和规定,侵犯了一些单位的权益;众多大同小异和名目繁多的结算方式,不利于单位和银行会计人员的正确掌握、准确操作。鉴于建国初期分散的结算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为适应集中统一的经济体制的要求,中国人民银行总行于1953年制定了八种结算方式,在此基础上,1955年又颁发了《国营企业、供销合作社、国家机关、部队、团体间非现金结算暂行办法》,该办法将结算制度的制定权全部集中到了总行,因此,这一时期实行的是集中的结算管理体制。集中的结算管理体制使结算制度机械繁杂,缺少灵活性,不利于各分行因地制宜加以实施,给结算工作带来了不少问题。
为消除集中的结算管理体制的弊端,总行于1957年适当下放了一些管理权限,将同城结算办法交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行按照总行确定的精神加以处理;1959年总结集中和分散的管理体制的经验教训,又明确和完善了结算管理体制,即:异地结算办法由总行制定,同城结算由总行确定原则,具体办法和会计核算手续由分行制定,农村结算由分行制定。1972年和1977年两次修订的银行结算办法都明确采取集中统一和分级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其权限划分和管理范围与1959年确定的体制基本相同。当时实行的集中统一和分级管理相结合的结算管理体制比较适应全国一家银行的银行管理体制,但随着经济和金融体制的深入改革,这种体制所包含的管理范围、权限划分等已不能适应要求,因此,1988年12月颁发的银行结算办法对这种结算管理体制作了进一步的完善。

☚ 结算办法   结算原则 ☛
结算管理体制

结算管理体制

指用以规范和划分人民银行系统以及人民银行与国有商业银行之间结算业务管理职责和权限的制度和方法的总称。我国的结算管理体制受各时期的政治及经济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经过几次变化,主要以集中统一和分级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为主。1953年全国统一制定了八种结算方式,由人民银行统一管理,强调高度集中,垂直领导,统一管理,统一规定,统一做法。1959年人民银行进行了调整,适当地放松了管理权限,实行了集中统一和因地制宜分级管理的办法,异地由总行统一管理,同城结算的原则方式由总行制定,一些具体内容做法由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分行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及地方发展需要,可作补充说明。1973年1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下发了《中国人民银行结算办法》,又强调人民银行集中统一管理原则,并提出了结算三原则:即钱货两清,维护收、付双方正当权益,银行不垫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结算工作发生了很大的变化。1977年转账结算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管理体制,凡属结算原则、结算纪律和异地结算方式由总行统一制定,同城和县内结算办法根据规定的原则,由省、直辖市、自治区分行结合具体情况制订并报总行备案。同年10月20日下达了 《中国人民银行结算办法》和 《中国人民银行账户管理办法》,提出了结算纪律和对账户管理的要求。1989年4月1日国务院批准的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改革银行结算的报告》开始试行,颁布了 《银行结算办法》,标志着我国结算制度进一步走向完善。
新的《银行结算办法》规定,中国人民银行总行负责制定统一的结算制度,组织、管理、协调和裁决全国的结算工作。人民银行省、直辖市、自治区分行根据统一的结算制度制定实施细则,并报总行备案,其分支行负责组织、管理、协调和裁决本地区的结算工作,国有专业银行总行根据人民银行统一的制度,结合具体情况制定补充规定,但须事先报经人民银行总行批准,专业银行总行、人民银行分行根据需要也可试行单项办法,但事先须报经人民银行总行批准。这种结算管理体制既适应了中央银行对结算工作进行的宏观管理,又适应了中央银行及专业银行对结算工作的微观调整,保证了结算制度的统一性,使各种结算办法得到不断完善。新的结算办法建立的我国 “三票一卡” 的结算框架,增强了票据的通用性、灵活性、流通性,为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奠定了基础。

☚ 现金收支计划   结算原则 ☛
结算管理体制

结算管理体制

简称“结算体制”。银行结算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管理体制。中国人民银行负责制定统一的结算制度,组织管理、协调和裁决全国的结算工作。中国人民银行省、自治区、直辖市分行根据统一的结算制度制定实施细则,并报总行备案; 中国人民银行分、支行负责组织、管理、协调和裁决本地区的结算工作。专业银行总行根据统一的结算制度,结合具体情况,可以制定补充规定,但须事先报经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批准。专业银行各级管辖行负责组织、管理、协调和裁决本系统的结算工作。专业银行总行、中国人民银行分行根据需要可以试行单项办法,但须事先经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批准。

☚ 同城结算   银行结算原则 ☛
00002996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7 1:4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