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结构主义美学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结构主义美学 结构主义美学jiegouzhuyi meixue运用结构主义语言学模式来研究文学和美学的一种美学思潮。20世纪60年代它风行于法国巴黎,其著名代表人物有R.巴尔特、J.格雷马、T.托多罗夫和J.德里达等人。20世纪初的俄国形式主义是结构主义美学的发源地;20年代中期形成的布拉格语言学派是结构主义美学发展的第二阶段,并始称为结构主义;巴黎结构主义是其发展的第三阶段。瑞士语言学家F.de索绪尔率先提出了语言学的结构主义模式,经贯穿结构主义发展过程的著名学者R.雅可布逊的大力推广和丰富发展,结构主义方法被广泛运用于文学、语言学和美学等学科的研究。结构主义美学认为,文学作品和语言一样都是一个系统或一个自足的结构。研究文学不应去关心作品表现了什么,而应立足于作品的结构,去分析结构内部的构成元素和构成方式。结构是构成它的各个部分组成的整体关系,结构分析是把原客体进行分割,找到构成的最小部分,然后进行组合,重构客体,从而赋予客体以意义,使之变成可理解的东西。不过,作品的意义是多重的,并不是作者所确定的一种意义,读者介入作品的阅读过程,就会创造作品的意义。这种作品的结构一功能分析方法与语言学结构分析方法是相似的。于是,语言学的分析方法就成为结构主义者进行文学研究的根本方法。结构主义美学运用这种方法对文学作品确曾作过精彩的分析,但如仅局限于此,就会画地为牢了。 ☚ 现象学美学 接受美学 ☛ 结构主义美学 结构主义美学当代西方美学流派之一。它是结构主义语言学运用于文学艺术和神话研究的产物。瑞士语言学家费尔迪南·德·索绪尔Ferdinand deSaussure1857—1913的《普通语言学教程》为结构主义方法论的经典,并奠定了结构主义美学的基本格局和方向。索绪尔对言语和语言的划分产生了克劳德·列维——斯特劳斯(Claude Levi—Strauss1908—)的神话分析和托多洛夫(Todorov)等人的小说分析;而对能指(语音)与所指(语音所含的概念)的划分导致了罗兰·巴特(Roland Barthes 1915—1980)、耶雷特(Jerot)和托多洛夫的符号学倾向。 ☚ 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 五 西方伦理学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