绒毛促性腺激素测定
绒毛促性腺激素(hCG) 测定是妇产科常用的一种化验方法,主要用于诊断早孕、宫外孕及各种流产,还可用于对滋养细胞疾病的诊断与观察治疗效果。此外,hCG测定亦有助于对胚源性卵巢肿瘤的诊断和追踪。
绒毛促性腺激素是胚胎绒毛合体滋养细胞合成的一种糖蛋白,分子量为47,000,半衰期为12~36小时,它由α及β两个亚单位组成。因hCG α亚单位与LH的α亚单位相似,两种激素有相同的免疫性。
在受孕的第8天滋养层合体细胞即开始分泌hCG,但量很少用灵敏度高的方法才能测出,以后hCG含量逐渐增多,在受孕的第20天,作一般尿妊娠试验即可测得,至娠妊60~70天时hCG达高峰,以后逐渐下降,至妊娠18周降至最低水平。hCG维持在此低水平直至足月,分娩后4天左右消失。
hCG的生理功能与LH相似,它与绝经期促性腺激素合用可诱发排卵,故有引起卵泡发育成熟,排卵和形成黄体的作用。应用hCG的这个生理功能乃借以进行生物学妊娠试验。hCG的另一生理功能是维持早期妊娠黄体的继续生长,使之分泌雌激素及孕激素,从而使子宫内膜产生蜕膜变化,有利于受精卵的生长。
hCG的测定方法很多,大致可分生物试验、免疫试验和放射免疫试验三类。
生物学妊娠试验 常用的动物有大白鼠、小白鼠、兔、蟾蜍等,由于动物种类和方法的不同测定的准确率也不尽同。以往在我国最常用的是雄蟾蜍试验,含有hCG的孕尿经注入雄蟾蜍体内可引起试验动物排精反应。如注入4~6小时后采集动物的尿液,于显微镜下观察,如发现精子,妊娠试验即为阳性。其一般灵敏度为3000IU/L。如要了解尿内hCG的浓度,可采用稀释和浓缩法,稀释法是将尿加水成倍稀释,求得最大的阳性稀释度;浓缩法是将10倍、20倍或30倍尿液经高岭土处理后进行试验,10倍阳性相当于尿内含hCG 300IU/L,20倍阳性为150IU/L,30倍阳性为100IU/L,少于100IU/L,即为阴性。
本方法虽可靠,往往因动物来源受地区以及气候等因素而影响其使用及准确率。
免疫学试验 可采用快速乳胶凝集抑制试验或羊红血球凝集抑制试验。
快速乳胶凝集抑制试验 hCG具有抗原性,可制备含hCG抗体的动物血清,这类血清遇到hCG可产生抗原-抗体反应。由于这种免疫反应为肉眼所见不到,为便于观察,乃选择乳胶作为反应介质。在载体表面先吸附hCG,当与含有相应抗体的血清相遇,即出现凝集反应,但加入乳胶后凝集即受到抑制,如受试者尿中含有hCG,加入抗hCG血清,同时再加入乳胶凝集即受到抑制,试液呈均匀性乳胶状,此种情况即认为是阳性反应。如受试者尿液中无hCG,虽与抗hCG血清相遇,不起反应,但如再加乳胶,即出现凝集,试液呈凝集颗粒,称为阴性反应。
羊红血球凝集抑制试验 原理同上,不同之处在于用致敏的羊红血球代替乳胶。如试验液无凝集即为阳性反应; 反之,如有凝集为阴性反应。此法的优点是不仅可以定性,而且可作稀释半定量试验,故除可以诊断早孕外,尚可作为随访滋养细胞疾病的可靠指标。
放射免疫测定法 这是一种利用免疫反应和同位素技术在体外进行超微量测定的方法。其基本原理建立在hCG (LH)、125I-hCG与hCG专一抗体结合点进行竞争结合的基础上。可以下式表示:

若将已知各种浓度的HCG(标准品)与一定量的
125I-hCG和hCG抗体温育(4℃)两天,并通过适当方法分离——加入第二抗血清,结合抗体的125I-hCG即沉淀。hCG的含量与结合hCG抗体的125I-hCG量之间有一定的相反关系。如hCG含量高,125I-hCG的结合量就少; 反之hCG含量低,
125I-hCG的结合量就多。根据125I-hCG结合量与已知浓度hCG之间的固有关系,可以绘制出反映两者之间量的关系的标准曲线。然后将未知样品与一定量
125I-hCG和hCG抗体温育,分离所得的125I-hCG结合量,参照标准曲线中125I-hCG结合量与hCG标准品含量的对应关系,可以估量出该未知样品的hCG含量。此法的专一性强,灵敏度和精确度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