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生态化
依据发展经济从不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转变到重视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发展过程。是从单一的孤立的经济向具有生态特色的经济转变的发展趋势。这一转变体现了人类经济的发展已经从不可持续的错误方向走向可持续的正确方向,这一发展转变已经成为世界和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潮流。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的发展表明,经济生态化是当代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人类社会的发展进入工业社会后,生态与经济的矛盾日益加剧,严重地影响着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工业社会中普遍存在的生态与经济不协调的基本矛盾推动着人类社会的继续前进,必然要使经济的发展从生态与经济不协调走向两者协调,经济生态化就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中这一客观规律性的具体体现。
世界经济生态化的趋势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后期,21世纪初已经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普遍现象。它的存在表现于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在经济发展上,如城市建设愈来愈强调尊重自然,产业的发展愈来愈强调绿色产业和绿色产品,包括发展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建筑、生态建材、绿色汽车、绿色市场、绿色名牌、绿色包装、绿色邮政、绿色出版系统等。在人们的生活上,提倡绿色食品、生态服装、生态住宅,控制小汽车,多骑自行车等。经济生态化的趋势还渗透到了人们的社会生活,乃至文化、政治等各个领域,包括使用绿色居室、绿色装修、绿色采暖、绿色照明、绿色家电、绿色办公室,参加生态旅游、住生态宾馆,以及出生植树、死亡骨灰撒海。还出现了绿色大学、绿色奥运、绿色足球,乃至绿色警察、绿色军队等。世界范围内明显出现的经济生态化发展趋势,为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指出了明确的方向。近30多年来,我国经济已经有了迅速的发展。但与此同时,只顾发展经济而不顾保护生态环境的做法也一直存在,从而导致了经济的不可持续发展。在世界发达国家已经出现的经济生态化发展趋势,为我国发展经济提供了有益的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发展经济走过的是一条 “先破坏,后整治” 和 “先污染,后治理” 的不可持续发展经济的道路,已经付出了沉重的生态和经济代价,最终还是要回过头来治理生态环境,走上经济生态化的正确发展道路。我国经济正处在迅速发展的时期,必须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并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发展经济的经验教训,把经济发展放在生态与经济协调的基础上,避免重走西方国家 “先破坏,后整治” 和 “先污染,后治理” 的老路,大力推进经济生态化,发展生态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