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勇刍言
书名,是一部关于训练乡勇的兵书。清王𫓓撰。计5卷, 5篇, 约一万字。 据王𫓓自序说, 5篇之外,尚著有《技击》、《阵法》、《述古》3篇,未来得及刻印。初刻于清咸丰三四年间 (1853—1854),重刻于咸丰七年,以后又有清光绪十七年 (1891) 刻本,光绪二十四年刻本,《兵书三种》本等。其主要内容是讲人员、武器装备编制; 号衣、腰牌、名册等制度; 各级军官及士兵的职责; 战时和平时的指挥信号; 军中赏罚条例; 训练科目及方法等。具体篇目为: 营制一,职司二,号令三,赏罚四,练法五。《练勇刍言》为训练镇压农民起义军而作,政治上无疑是反动的,但军事上有值得借鉴的思想。如主张“凡赏罚务须严明,不可稍涉偏私 (卷二《职司》)”;提出军官要与士兵 “同甘苦、均劳役,恤饥寒、问疾兵”(卷二《职司》); 强调军纪,规定“所过地方,务须秋毫无犯……如违立斩” (卷四 《赏罚》); 总结了胜兵易骄,骄兵必败的规律; 在训练方面,较之戚继光的 “六练”有所发挥,提出 “练谋”、“练识”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