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纸色谱法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纸色谱法

最简单的色谱方法。把需要分离和认定种属的物质试液滴在作为固定相的纸上,浸入作为流动相的溶剂或混合溶剂中。展开后,通过各个组分不同的比移值确定物质的不同组分。依操作方法不同分为两类:垂直型和水平型。前者因采用仪器不同,试液分别上行和下行展开,在悬挂的纸上形成一连串色点;后者滤纸呈水平状,试液在纸面向四周扩散,分离后生成许多同心圆圈。化合物的分配系数不同,扩散的速度和距离也不相同。每种化合物的扩散速度与溶剂扩散速度之比就是该化合物的比移值。或者说,比移值表示试液展开距离与溶剂展开距离之比。不同化合物在不同色谱条件下的比移值可以在化学手册中查到。为更准确地认定物质种属,可同时做标准样品试验,二者色点位置、颜色相同则表示同属一类。纸色谱法具有方法简便、费用低廉、可分析微量样品等优点;但分析不够准确,难以直接做定量分析。在物证检验中,基本上已被薄层色谱和气相色谱替代。在刑事化验历史上,曾被广泛应用于毒物、毒品和燃料等化合物的分析。

纸色谱法

纸色谱法

纸色谱法是以纸为载体的色谱方法,固定相一般为纸纤维上吸附的水份,也可用纸吸留其他物质,如甲酰胺、缓冲液等,流动相为不与水相混溶的有机溶剂。分离原理属于分配色谱范围,即利用不同组分在两相中的分配系数不同而使之分离。一般操作为将样品溶液点在滤纸条一端,置密闭槽中用适宜溶剂进行展开,俟溶剂移至前沿,将纸取出,溶剂挥散后,如为无色物质可用显色剂喷雾或其他适宜方法确定斑点位置。展开有上行、下行及径向等方式。即溶剂流动方向分别为自下向上、自上而下及自圆心向四周(或类似于弧形)的方式。也有双向展开,即将样品点在方形滤纸的一角,展开一次后,将纸转动90°,再以同一溶剂系统或另一种系统展开。这种展开方式的分离效果较单向展开更好些。
样品经分离后,常用比移值Rf来表示各组分在色谱图中的位置。
如图:
在一定条件下,Rf为常数,可作为物质定性的基础。斑点定位以后也可将斑点剪下洗脱定量,定量的方法大多采用比色法、紫外分光法,也可用光密度计直接测定色斑的浓度。
纸色谱法需用样品量少,分离效率较高、操作简便,展开一次一般约几十分钟至十几小时,不需用复杂设备。因此广泛应用于生物化学、生理学、有机化学、天然药物化学、临床医学及药物分析等学科。特别是对氨基酸、多肽、糖类、色素、激素、核苷酸及核碱等的分离,动植物和菌体内的新陈代谢、天然化合物结构等的研究都起到重要作用。近年来,由于发展了薄层色谱,它比纸色谱有更多的优点,如展开时间较短,可使用多种显色剂等,因此纸色谱应用逐渐减少,有被薄层色谱取代的趋势。

☚ 色谱法   薄层色谱法 ☛
00005228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3:1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