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李自成》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李自成》

《李自成》

(第一、二、三卷) 长篇历史小说。中国青年出版社分别于1963、1977、1981年出版。作者姚雪垠(1910~ )原名姚冠三,河南邓县人。1938年开始发表小说。出版了《牛全德和红罗卜》、《戎马恋》、《长夜》等中长篇小说。1953年开始创作历史小说《李自成》,计划写5卷,共约300万字。作品以写明末农民战争为主,兼写明、清之间的民族战争。作者在掌握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基本遵循历史上李自成农民军的兴败史实,加以合情合理的虚构,重现了明清之际波澜壮阔、复杂纷纭的历史画面。第1卷写崇祯十一年冬到次年夏,李自成在潼关几乎全军覆灭,突围后潜入商洛山中,以图再起。第2卷写崇祯十二年夏到次年冬,李自成恢复元气,在河南破洛阳,杀福王,声势大振。第3卷写崇祯十五年,李自成在河南几次击溃明朝官兵后,连续3次攻打开封,表现了农民起义的胜利发展和孕育着的失败因素。作品规模宏伟,气势磅礴,笔力雄健,纵横捭阖,再现了明末清初中国社会各方面的真实生活图画。作品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生动的艺术形象。李自成是作者着力刻画的中心人物。作者不仅要把他写成一位传统的农民起义军的英雄豪杰,而且要把他塑造成一位既有军事家的才能,又有政治家的风度的农民革命的卓越领袖。崇祯是作品中又一个颇具特色的人物。作者并没有按照传统框子,把他漫画化,脸谱化,写成一个昏庸腐朽的“亡国之君”,而是充分写出了他思想性格的复杂性、虚伪性。浑名“曹操”的罗汝才八面玲珑,圆滑狡诈。张献忠既有革命的反抗性,又有狡黠难制的特点。刘宗敏威严豪迈肝胆照人。高夫人老练果断,又心细如发。各类人物均写得有深度,有立体感。作者在小说的结构上颇下功夫。采用了复线发展方式组织结构,将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两条主要矛盾线错综交织,将多条副线与主线穿插,形成主从分明、错落有致、有张有弛的小说总体结构。为了便于表现人物和事件,作者又用相互独立、相互联系的单元形式组织结构,使小说具有一种引人入胜的艺术魅力。小说不足之处是,作品中对李自成、高夫人等几个人物的描写有理想化、现代化的倾向;第2卷以后,情节、语言上存在拖沓繁冗的瑕疵。本篇是“五四”以来第一部长篇历史小说,具有开创性意义,是新文学创作的重大收获。第2卷1982年获首届茅盾文学奖。


《李自成》 - 中外文学著作 - 可可诗词网

《李自成》

 长篇历史小说。姚雪垠著。全书共分五卷。一、二、三卷分别于1963、1977、1981年出版,四、五卷尚未完稿。小说以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由弱变强、从盛到衰的历程为主线,描写广大农民与封建地主阶级的激烈搏斗,以及明清之战与明王朝统治集团内部错综复杂的矛盾纠葛,展现了明未农民战争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概括了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从而揭示了封建王朝腐朽没落的必然性和李自成起义归于失败的历史教训。第一卷主要描写李自成于潼关大战中几近全军覆没后避入商洛山中重整旗鼓的经历。通过李自成遭惨败不气馁、与士卒同甘苦及其大胆造访谷城促成张献忠重举义旗等行动,初步刻画了这个具有雄才大略、秉性坚韧果敢的农民起义领袖形象。第二卷主要描写商洛山中瘟疫流行、明军乘机大肆进剿,李自成内平叛乱、外抗强敌,取得了商洛保卫战等重大的胜利;同时还记述了杨嗣昌出京督师、崇祯料理朝政及其与皇亲、大臣之间的复杂矛盾。第三卷主要描写李自成抓住有利时机挥师中原,克洛阳、杀福王、声威大振;加上三次攻打开封和取得朱仙镇大捷等,使明王朝的根基为之动摇。但是,李自成在节节胜利之中日益追求个人声望,农民起义已孕下失败的基因。这一卷中还记述了明清战争与清兵入关等历史事件。作者在阔大而深远的社会生活背景下,着力塑造了李自成、刘宗敏、张献忠等个性各异的农民起义军首领以及明朝末代皇帝崇祯等艺术典型。笔势雄健而细密,结构宏伟而谨严,对明朝末年丰富多姿的社会风俗画面的描绘尤为生动,全书宛如一首悲壮的农民起义史诗,将五四以米历史小说的创作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小说第二卷获得首届茅盾文学奖。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