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纳税期限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纳税期限

纳税人缴纳税款的法定期限。如农业税分夏、秋两次入库;产品税按其税额的大小分别规定1、3、5、10、15、30(或31)天为一期,逐期计算纳税;而屠宰税等则于发生纳税义务后一次缴纳。

纳税期限

亦称“计税期限”。税法规定纳税人向国家计算缴纳税款的期限。一般根据国民经济各部门生产经营的特点和不同的征税对象加以规定。大致可分为三种情况:(1)属于对农业收益、建筑投资、财产占用和某些企业所得等课征的税种,一般规定较长期间的计算缴纳期。如农业税一般分夏秋两季征收入库;所得税一般采取按季(月)预缴、年终汇算清缴、多退少补的办法征收。(2)属于对流转额课征的税种,一般根据纳税人缴纳税款的数额多少来规定。如现行产品税根据纳税人应纳税额的大小,分别规定1天、3天、5天、10天、15天以及1个月为纳税期限。(3)根据纳税义务发生的特殊情况规定。如屠宰税、集市交易税、牲畜交易税等,其纳税义务的发生都是一次性的,不具有连续性,为了控制税源,防止偷漏税,规定按次征收。规定纳税期限,对于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的稳定及时和促进纳税人加强经营管理,认真履行纳税义务等都有重要意义。

纳税期限Tax Payment Deadline

亦称“计税期限”。税法规定的纳税人向国家缴纳税款的期限,包括按期纳税和按次纳税。按期纳税以纳税人发生纳税义务后的一定时间段为纳税期限,并相应规定税款的报缴期限,具体时间视各税种的特点和纳税人应纳税额的多少而定。按次纳税以纳税人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次数为纳税期限,在每一次纳税义务发生后及时纳税,发生一次缴纳一次。

纳税期限

税法规定的纳税人缴纳税款的时间限制。每一税种都有具体的纳税期限的规定。例如我国城镇土地使用税的纳税期限的规定为:城镇土地使用税按年计算,分期缴纳;缴纳期限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可结合当地情况,分别确定按月、季或半年等不同期限缴纳。基层税务机关一般根据纳税人的经济性质和应纳税额多少,确定其具体的纳税期限。

纳税期限

纳税期限

亦称计税期限。指税法规定的纳税人向国家缴纳税款的期限。根据各税的不同特点和纳税人、课税对象的不同情况,纳税期限分为按期纳税和按次纳税。按期纳税以企业发生纳税义务后的一定期间为纳税期限,并相应规定税款报缴的期限,具体时间视各税的不同特点和纳税人应纳税额的多少而定。如现行增值税的纳税期限为1日、3日、5日、10日、15日或者1个月。以1个月为一期纳税的,自期满之日起十日内申报纳税; 以1日、3日、5日、10日、15日为一期纳税的,自期满之日起日内预缴税款,次月1日起10日内申报纳税并结清上月应纳税款。按次纳税以纳税人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次数为纳税期限,在每一次纳税义务发生后及时纳税,发生一次,缴纳一次。如临时经营应纳的增值税、营业税,进口商品应纳的关税,等等。

☚ 纳税环节   累退税 ☛
纳税期限

纳税期限

亦称计税期限。指税法规定的纳税人向国家缴纳税款的期限。每一税种都有具体的纳税期限的规定。基层税务机关一般根据纳税人的经济性质和应纳税额多少,确定其具体的纳税期限。根据各税的不同特点和纳税人、课税对象的不同情况,纳税期限分为按期纳税和按次纳税。按期纳税以企业发生纳税义务后的一定期间为纳税期限,并相应规定税款报缴的期限,具体时间视各税的不同特点和纳税人应纳税额的多少而定。如现行增值税的纳税期限为1日、3日、5日、10日、15日或者1个月。按次纳税以纳税人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次数为纳税期限,在每一次纳税义务发生后及时纳税,发生一次,缴纳一次。如临时经营应纳的增值税、营业税,进口商品应纳的关税等。

☚ 纳税环节   计税依据 ☛
纳税期限

纳税期限

税法规定纳税人发生纳税义务后缴纳税款的期限。纳税期限,是在保证国家财政收入及时入库的原则下,根据各个税种的特点确定的。一般分为按期纳税和按次纳税两种。(1) 按期纳税。以企业发生纳税义务的一定期间为纳税期限。如产品税,根据纳税人的生产经营情况和税额多少,分别规定一天、三天、五天、十天、十五天、一个月为一个纳税期。车船使用牌照税,以季、半年或一年为纳税期,城市房地产税以年为纳税期……等等。(2) 按次纳税。以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次数为纳税期限,如农、林、牧、水产品采购,临时经营应纳的营业税;进口商品应纳的关税和工商统一税以及屠宰税和牲畜交易税等,都是在发生纳税义务后按次纳税。由于纳税人对纳税期内取得的应税收入(或支付的货款),需要进行计算和办理纳税手续,对税款的缴纳还要规定一个交纳税款的期限。如产品税,除纳税期限为一个月的在纳税期满后五天内交纳税款外,其余均在纳税期满三天内交纳税款。税法规定,纳税人不按纳税期限缴纳应纳税款的,要按规定加收滞纳金。

☚ 纳税程序   税收管理 ☛
纳税期限

纳税期限

纳税人发生纳税义务后,税法限定其向税务机关缴纳税款的期限。一般分为按期纳税和按次纳税两种。实行按期纳税,以纳税人发生纳税行为的一定期间为纳税期限。如我国流转税一般根据纳税人生产经营规模和税额数量不同,分别规定1天,3天、5天、10天、15天或1个月为一个纳税期;所得税通常视纳税人的具体情况,分别规定为按月、按季或按年缴纳; 财产课税大都以半年或一年为纳税期,等等。实行按次纳税的,以纳税人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取得收入的次数为纳税期限。如农、林、牧、水产品采购的产品税、临时经营的营业税、个人分次取得某些收入的个人收入调节税以及屠宰税、耕地占用税等,都规定在发生纳税义务后按次缴纳。由于纳税人对纳税期限内取得的应税收入 (或支付的货款),需要进行计算和办理纳税手续,因而对税款的交纳还要规定一个缴纳期限。

☚ 多次课征制   计税价格 ☛
00001815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3:1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