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纳牖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纳牖《周易·坎》:“樽酒簋贰, 用缶,纳约自牖,终无咎。”义为将酒食盛在缶里,从窗户送入。宋程颐《易程传》三“夫欲上之笃信,唯当尽其质实而已。……故以燕享喻之,言当不尚浮饰,唯以质实,所用一樽之酒,二簋之食,复以瓦缶为器,质之至也。其质实如此,又须纳约自牖。纳约谓进结于君之道,牖,开通之义,室之暗也,故设牖,所以通明。自牖,言自通明之处,以况君心所明处。……人臣以忠信善道结于君心,必自其所明处乃能人也……当就其明处而告之,求信则易也。 ……如是则虽艰险之时, 终得无咎也。”程传训纳牖谓自君心明处导人君向善,后人据程传称导人于善为“纳牖”。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