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称“血沉测定”。单位时间内红细胞沉降速度的测定。正常值:韦氏法成年男性0—15毫米/小时,女性0—20毫米/小时;潘氏法成人男性0—10毫米/小时,女性0—12毫米/小时。生理性增快见于月经期;病理性增快见于各类炎症、组织损伤坏死、恶性肿瘤、贫血等疾病。
红细胞沉降率测定
将抗凝血液置于直立的测定管中,红细胞能自然下沉,其沉降的速率即为红细胞沉降率(ESR),简称血沉。它是临床上通常用以辅助诊断和观察病情的一种检查方法。单个红细胞的沉降速率可以下式表示:

从式中可见红细胞的半径(a)和厚度(c)增大则沉降率加速;红细胞的比重(d
1)较血浆比重 (d
2)愈高,则血沉愈快; 血浆粘稠度(η)愈高,则血沉愈慢。但实际影响血沉的最主要的因素是红细胞的聚集和缗钱形成,由于多个红细胞聚集形成大体积,而使沉降率显著加快。其促进聚集和缗钱形成的主要因素是血浆成分的变化,尤其是纤维蛋白原和γ球蛋白的增加。正常红细胞表面带有负电荷,相互排斥,以保持红细胞在血浆中悬浮的稳定性。血浆成分异常,即带正电荷的蛋白质增加时,红细胞表面电荷改变,相互排斥力减小,缗钱形成现象明显。测定血沉的方法很多,Westergren法是国内常用的方法。此法以3.8%枸橼酸钠为抗凝剂,按抗凝剂与血1∶9混匀,注入专用的血沉管,垂直置于血沉架上,1h后读取管上红细胞下降的毫米数。此法比较精确。正常值: 第一小时男性<15mm;女性<20mm。血沉受一些生理性因素的影响,如月经期、妊娠期妇女、小儿及50岁以上老年人的血沉均增快。病理性血沉增快见于各种感染、心肌梗塞、恶性肿瘤、结缔组织疾病及多发性骨髓瘤等;严重贫血患者由于单位体积血液内红细胞数减少,血浆量相对增加,血沉也加速,故应同时测定红细胞比积以校正。在红细胞增多症、严重肝损害、脱水症和使用抗炎药物等情况下,血沉可减慢。血沉为非特异性检查项目。但不正常的血沉,如能结合临床症状、体征和其它检查,对疾病的鉴别诊断、病情估计、疾病活动状况、疗效和预后的判断等都有较大意义: 如对心肌梗塞和心绞痛、胃癌和胃溃疡的鉴别;结核病、风湿病的有无活动以及判定治疗的反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