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红线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红线

 红线,潞州节度使薛嵩青衣。善弹阮,又通经史,嵩遣掌笺表,号曰“内记室”。时军中大宴,红线谓嵩曰:“羯鼓之音调颇悲,其击者必有事也。”嵩亦明晓音律, 曰:“如汝所言。”乃召而问之, 曰:“某妻昨夜亡,不敢乞假。”嵩遽遣放归。时至德之后,两河未宁,初置昭义军,以釜阳为镇,命嵩固守,控压山东。杀伤之余,军府草创。朝廷复遣嵩女嫁魏博节度使田承嗣男,男娶滑州节度使令狐彰女;三镇互为姻娅,人使日浃往来。而田承嗣常患热毒风,遇夏增剧。每曰:“我若移镇山东,纳其凉冷,可缓数年之命。”乃募军中武勇十倍者得三千人,号“外宅男”,而厚恤养之。常令三百人夜直州宅。卜选良日,将迁潞州。嵩闻之, 日夜忧闷,咄咄自语,计无所出。时夜漏将传,辕门已闭,杖策庭除,唯红线从行。红线曰:“主自一月,不遑寝食,意有所属,岂非邻境乎?”嵩曰:“事系安危,非汝能料。”红线曰:“某虽贱品,亦有解主忧者。”嵩乃具告其事,曰:“我承祖父遗业,受国家重恩,一旦失其疆土,即数百年勋业尽矣。”红线曰:“易尔,不足劳主忧。乞放某一到魏郡,看其形势,觇其有无。今一更首途,三更可以复命。请先定一走马兼具寒暄书,其他即俟某却回也。”嵩大惊曰:“不知汝是异人,我之暗也。然事若不济,反速其祸,奈何?”红线曰:“某之行,无不济者。”乃入闺房,饰其行具。梳乌蛮髻,攒金凤钗,衣紫绣短袍,系青丝轻屦。胸前佩龙文匕首,额上书太乙神名。再拜而行,倏忽不见。嵩乃返身闭户,背烛危坐。常时饮酒,不过数合,是夕举觞十余不醉。忽闻晓角吟风,一叶坠露,惊而试问,即红线回矣。嵩喜而慰问曰:“事谐否?”曰:“不敢辱命。”又问曰:“无伤杀否?”曰:“不至是。但取床头金合为信耳。”红线曰:“某子夜前三刻,即到魏郡,凡历数门,遂及寝所。闻外宅男止于房廊,睡声雷动。见中军士卒,步于庭庑,传呼风生。某发其左扉,抵其寝帐。见田亲家翁正于帐内,鼓趺酣眠,头枕文犀,髻包黄縠,枕前露一七星剑。剑前仰开一金合,合内书生身甲子与北斗神名;复有名香美珍,散覆其上。扬威玉帐,但期心豁于生前;同梦兰堂,不觉命悬于手下。宁劳擒纵,只益伤嗟。时则蜡炬光凝,炉香烬煨,侍人四布,兵器森罗。或头触屏风,鼾而亸者;或手持巾拂,寝而伸者。某拨其簪珥,縻其襦裳,如病如昏,皆不能寤;遂持金合以归。既出魏城西门,将行二百里,见铜台高揭,而漳水东注;晨飚动野,斜月在林。忧往喜还,顿忘于行役;感知酬德,聊副于心期。所以夜漏三时,往返七百里;入危邦,经五六城;冀减主忧,敢言其苦。”嵩乃发使遗嗣书曰:“昨夜有客从魏中来,云: 自元帅头边获一金合。不敢留驻,谨却封纳。”专使星驰,夜半方到。见搜捕金合,一军忧疑。使者以马挝扣门,非时请见。承嗣遽出,以金合授之。捧承之时,惊怛绝倒。遂驻使者止于宅中,狎以宴私,多其赐赉。明日遣使赉缯帛三万匹、名马二百匹,他物称是,以献于嵩曰:“某之首领,系在恩私。便宜知过自新,不复更贻伊戚。专膺指使,敢议姻亲。役当奉毂后车,来则挥鞭前马。所置纪纲仆号为外宅男者,本防它盗,亦非异图。今并脱其甲裳,放归田亩矣。”由是一两月内,河北河南,人使交至。而红线辞去。嵩曰:“汝生我家,而今欲安往?又方赖汝,岂可议行?”红线曰:“某前世本男子,历江湖间,读神农药书,救世人灾患。时里有孕妇,忽患蛊症。某以芫花酒下之,妇人与腹中二子俱毙。是某一举杀三人。阴司见诛,降为女子,使身居贱隶,而气禀贼星。所幸生于公家,今十九年矣。身厌罗绮, 口穷甘鲜,宠待有加,荣亦至矣。况国家建极,庆且无疆。此辈背违天理, 当尽弭患。昨往魏郡,以示报恩。两地保其城池,万人全其性命,使乱臣知惧,烈士安谋。某一妇人,功亦不小,固可赎其前罪,还其本身。便当遁迹尘中,栖心物外,澄清一气,生死长存。”嵩曰:“不然,遗尔千金为居山之所给。”红线曰:“事关来世,安可预谋。”嵩知不可驻,乃广为钱别;悉集宾客,夜宴中堂。嵩以歌送红线,请座客冷朝阳为词曰:“《采菱》歌怨木兰舟,送别魂消百尺楼。还似洛妃乘雾去,碧天无际水长流。”歌毕,嵩不胜悲。红线拜且泣,因伪醉离席,遂亡其所在。
 传奇《红线》写身为婢女的女侠红线,在潞州受到邻境节度使田承嗣的重兵威胁,而本州长官薛嵩一筹莫展的情况下,挺身而出,夜盗敌酋田承嗣床头金盒,又派人送回以示警告,由此消弭兵争,解除危机的故事。
 安史之乱后,唐王朝国势日衰,政局动乱,社会矛盾尖锐,其弊病首推藩镇割据。这些藩镇(节度使)拥有土地、人民、甲兵、财富,割据一方,“喜则连衡以叛上,怒则以力相并”,严重破坏了国家的安定统一,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红线》故事就发生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矛盾。
 作品中的魏博节度使田承嗣,正是这类藩镇势力的代表。他拥兵自重,飞扬跋扈,野心很大。传奇中对他“扬威玉帐”的描写,可以见其狂妄气焰。他“头枕文犀,髻包黄縠,枕前露一七星剑,剑前仰开一金盒,盒内书生身甲子与北斗神名;复有名香美珍,散复其上。”用表示“北斗七星”、象征帝王“七政”的七星剑伴睡,还把自己的生辰时日和象征帝王之治的北斗神名书写一起,放在剑旁的金盒内,典型地表现了他图谋不轨、称王称帝的狼子野心。但他采取的公开步骤却是扬言有热毒风症,须移镇山东纳凉延命;同时“募军中武勇十倍者得三千人,号‘外宅男’”,“卜选良日”,准备用兵潞州,实施其扩张野心。
 潞州节度使薛嵩,和田承嗣在历史上都是实有其人,也是割据一方的军阀。但传奇中将他写为正面人物,说他奉朝廷之命“控压山东”,代表国家利益。这样就使他手下红线的作为,成为正义力量的体现。
 红线是小说中的主要人物,也是作者极力歌颂的力挽狂澜的英雄。作品开篇承袭传奇体例,介绍红线身为薛嵩青衣(婢女),“喜弹阮,又通经史”,被任作“内记室”。接着举出“军中大宴”一事,具体展示红线的才智。在军中宴乐中,明晓音律的红线听出羯鼓音调悲哀,断定乐工有事,及时向薛嵩提出。薛嵩同意她的看法,查明乐工果然丧妻而未敢乞假,于是放归乐工。从这事例可以看到红线机敏精明,处事果决,忠心为主;她参与军务,协助薛嵩安抚部属,而薛嵩纳谏如流,可见她颇得主人倚重。这段“正戏”之前的“引子”,为后文发生的“解主忧”、“盗金盒”等情节,在人物性格和关系上作了准备。
 当“正戏”的帷幕拉开时,我们看到两镇上空阴霾密布,战云风起,魏博之兵,克日待发。在邻郡的霍霍磨刀声中,潞州的薛嵩却“日夜忧闷”、“计无所出”。在这严重时刻,红线走上政治舞台的中央。她谙知情势,成竹在胸;但身为婢女,只能缓缓侧敲而入,试探着引出薛嵩的话题;接着进一步自荐,表明有“解主忧”的把握;当取得薛嵩信任,“具告其事”之后,她首先安慰薛嵩,说此事“易尔,不足劳主忧”,请求薛嵩准许她到魏郡去一趟,仅需一夜功夫,以“看其形势”;要求薛嵩做的,只是预备一匹快马和“寒暄书”。到此,红线方亮出其豪侠面目,使薛嵩大惊,又担心“事若不成,反速其祸”。而红线坚定地回答:“某之行,无不济者”。于是入房准备行具,“再拜而行,倏忽不见。”这段笔墨在进一步描写红线聪明善良、为主分忧的义仆形象的同时,又开始展现其“不鸣则己,鸣则惊人”的“异人”一面。写法上,作者先着意描摹薛嵩夜深人静,尚彷徨无策,“杖策庭除”,“咄咄自语”的一副忧心忡忡的庸懦状,然后突出红线镇定从容,毅然行事的豪侠风貌,以此形成鲜明对比,愈见红线形象的高大。
 故事的高潮是“盗盒”的过程,作者改变叙述角度,由归来的红线在述命中回忆一夜的经历:她历越“外宅男”与中军士卒构成的重重警戒,进入内室;在“侍人四布,兵器森罗”的田承嗣床头,取走其金盒。这段描写很有特点,没有一句关于红线绝艺的直接介绍,却能领略到红线高超过人的侠异之术。在对田宅情状的细腻描写中,通过视角的转换可以感知红线的行动位置。侍人们在其“拔其簪珥,縻其襦裳”的戏弄下,“如病如昏,皆不能寤”,衬示了红线隐身术的高明。在“持盒以归”的途中,通过景物和心理的流动性描写,似乎可以察觉到红线施展飞腾术在快速的移动。这种侧写,避免了直写的难度,又调动了读者的想象,很巧妙地表现了红线神秘莫测的侠客绝技。
 “盗盒”的成功,扭转了局势,薛嵩取得了主动权,他派人持盒兼“寒暄书”,送与田承嗣。其时魏郡“搜捕金盒,一军忧疑。”使者授出金盒时,田承嗣“惊怛绝倒”,遂款待使者,具书称谢,表示要“知过自新”,遣散外宅男。“由是一两月内,河北河南,人使交至。”危机解除,和平局面恢复。红线用她的这一行动,给了田承嗣一个警告,使他认识到他的“首领”,“系在恩私”。迫使他收敛野心,消弭兵争。
 然而就在功成奏凯之日,红线忽要辞行。尽管薛嵩一再挽留,拨出千金为其“居山之给”,也留之不住。表现了红线解危排难、建功不居的侠肠义骨。在难以挽留的情况下,薛嵩广集宾客,为之饯行,亲自歌送红线。在流连伤别的气氛中,红线“拜且泣,因伪醉离席,遂亡其所在。”象一颗耀眼的流星照亮天际,又倏然消失,给人们留下无限的怀念和怅惘。
 红线是作者刻意雕琢的形象,在她身上寄寓着人民希望和平安定、渴望超凡拔俗的英雄人物行侠仗义,解人危难,改变不合理社会的理想。作者袁郊将身怀绝技的豪侠和一个家生婢女的形象融为一体,并以一州长官的委琐无能来衬托其救国于危难,解民于倒悬的壮举,无疑是对封建社会男尊女卑、门阀等级思想的有力冲击,为卑贱者唱起了赞歌。当然,作品中也存在生死轮回、因果报应等迷信的无稽之谈。但瑕不掩瑜,红线的形象赢得了人民的喜爱。后世的戏剧家屡屡将其搬上舞台,明杂剧家梁辰鱼的《红线女》、胡懋礼的《红线记》以及传奇《双红记》、近代京剧《红线盗盒》,均为红线戏中的名作。清代诗人乐钧更有《红线诗》为之大唱赞歌:“田家外宅男,薛家内记室。铁甲三千人,那敌青衣一。……功成辞罗绮,奇气洵无匹。洛妃去不还,千古怀烟质。”
 《红线》在唐传奇小说中,艺术上有其独特之处。作品结构一反其他传奇中人物经历直线式发展的写法,由作者按照自己的匠心,设计和剪接编排出故事的时空顺序。例如小说先截取红线十九岁在薛嵩家当“青衣”的一段事情,然后集中描写她盗盒的前后经过,最后再追溯她前世及十九岁前的生涯。又如她辞别薛嵩前往魏城时,作者写她“再拜而行,倏忽不见”后,回转笔锋来描写薛嵩闭门危坐、心神不定的情态,让急想于了解红线情形的读者与薛嵩一起去猜想、等待。直到红线回来,才由她亲口道出此行经历。这样处理,既增强了故事的真切感,又使得故事变化莫测,曲折婉转。另外,布局谋篇上疏密有致,浓淡得体。小说写了红线前世今生,时间跨度可谓不短,真正实写的只有盗盒前后的一天两夜,这一天两夜细针密线,而前世与十九岁前的年月,仅只虚笔点到,安排得详略合度,重点突出。人物塑造上,作品通过概括介绍、军中大宴、解主忧、盗金盒、辞行遁迹等情节。将博才多艺、机敏精干、忠心为主、侠行绝技、功成身退等性格多侧面地逐步展露,一层层渲染、一笔笔勾描、人物形象由淡而浓,性格渐趋丰满,最后凸现于而前,却又飒然离去。给人留下强烈、鲜明的印象。小说语言骈散结合,骈语比重较大,但并不古奥,也不强求对仗的绝对工整和严格的韵律。用词通俗质朴。例如红线盗盒归返途中的描述:“既出魏城西门,将行二百里,见铜台高揭,而漳水东注,晨飚动野,斜月在林。忧往喜还,顿忘于行役;感知酬德,聊副于心期。”文句读来琅琅上口,很富有节奏感。这种似骈还散,似雅还俗的语言,状物抒情既自然又见文采,显示了作者驾驭语言的功力。

唐宋小说之《红线》全文、注释和翻译 - 可可诗词网

红线

 原文
 红线1,潞州节度使2薛嵩家青衣3。善弹阮咸4,又通经史5,嵩遣掌笺表6,号曰“内记室”。时军中大宴,红线谓嵩曰:“羯鼓之音颇凄,调其声者,必有事也。”嵩亦明晓音律,曰:“如汝所言。”乃召而问之。云:“某妻昨夜亡,不敢乞假。”嵩遽遣放归。
 时至德7之后,两河8未宁,初置昭义军9。以滏阳10为镇,命嵩固守,控压山东。杀伤之余,军府草创。朝廷复遣嵩女嫁魏博节度使田承嗣男,男娶滑州节度使令狐彰女。三镇互为姻娅,人使日浃往来。
 时田承嗣尝患热毒风,遇夏增剧,每曰:“我若移镇山东,纳其凉冷,可缓数年之命。”乃募军中武勇十倍者,得三千人,号“外宅男”,而厚恤养之,常令三百人常直州宅。卜选良日,将并潞州。嵩闻之,日夜忧闷,咄咄11自语,计无所出。
 时夜漏将传12,辕门13已闭,杖策庭除14,唯红线从行。红线曰:“主自一月,不遑寝食,意有所属,岂非邻境乎?”嵩曰:“事系安危,非尔能料。”红线曰:“某虽贱品,然亦有解主忧者。”嵩乃具告其事,曰:“我承祖父遗业,受国家厚恩,一旦失其土疆,即数百年勋伐15尽矣。”红线曰:“易尔,不足劳主忧也。乞放某一到魏郡,看其形势,观其有无。今一更首途,三更可以复命。请先定一走马,兼具寒暄书,其他即俟某却回也。”嵩大惊曰:“不知汝是异人,我之暗也。然事若不济,反速其祸,奈何?”红线曰:“某之行,无不济者。”乃入闺房,饬其行具。梳乌蛮髻,攒金凤钗,衣紫绣短袍,系青丝轻履,胸前佩龙文匕首,额上书太乙神名,再拜而倏忽不见。
 嵩乃返身闭户,背烛危坐。常时饮酒,不过数合,是夕举觞,十余不醉。忽闻晓角16吟风,一叶坠露,惊而起问,即红线回矣。嵩喜而慰问曰:“事谐否?”曰:“不敢辱命。”又问曰:“无伤杀否?”曰:“不至是,但取床头金盒为信耳。”
 红线曰:“某子夜前三刻即到魏郡。凡历数门,遂及寝所。闻外宅男止于房廊,睡声雷动。见中军士卒步于庭庑,传呼风生。某发其左扉,抵其寝帐。田亲家翁止于帐内,鼓肤17酣眠,头枕文犀18,髻包黄縠。枕前露橐七星剑,剑前仰开一金盒,盒内书生身甲子19与北斗神名,复著名香及美珠,散覆其上。某攀其簪珥20,縻21其襦22裳,如病如昏,皆不能寤。遂持金盒以归。既出魏城西门,将行二百里,见铜台23高揭,漳水24东注,晨飙25动野,斜月在林。忧往喜还,顿忘于行役;感知酬德,仰副于心期26。所以夜漏三时,往返七百余里,入危邦,经五六城,冀减主忧,敢言其苦?”
 嵩乃发使遗承嗣书曰:“昨夜有客从魏中来,云自元帅头边获一金盒,不敢留驻,谨却封纳27。”专使星驰,夜半方到。见搜捕金盒,一军忧疑。使者以马挝叩门,非时请见。承嗣遽出,使者以金盒授之;捧承之时,惊怛绝倒。遂驻使者止于宅中,狎以宴私,多其赐赍。明日,遣使赍缯帛三万匹、名马二百匹,他物称是28,以献于嵩,曰:“某之首领,系在恩私,便宜知过自新,不复更贻伊戚29。专膺指使,敢议姻亲;役当奉毂后车,来则麾鞭前马。所置纪纲30仆号为‘外宅男’者,本防他盗,亦非异图。今并脱其甲裳,放归田亩矣。”由是河北河南人使交至,而红线辞去。
 嵩知不可驻留,乃广为饯别,悉集宾客,夜宴中堂。嵩以歌送红线酒,请座客中冷朝阳为辞。辞曰:
 采菱歌怨木兰舟31,送客魂消32百尺楼。
 还似洛妃33乘雾去,碧天无际水空流。
 歌毕,嵩不胜悲,红线反袂且泣,因伪醉离席,遂亡其所在。
 

选自袁郊《某泽谣》


 注释
 1.红线:人名。
 2.潞州节度使:潞州,地名,唐时辖境晋东南及河北涉县等地,治所上党(今长治)。节度使,官名。
 3.青衣:婢女。
 4.阮咸:西晋人,“竹林七贤”之一,阮籍之侄。善弹琵琶。有一种四弦有柱的古琵琶,因阮咸善弹此乐器,故称之为“阮咸”。
 5.经史:经,经书,即五经。史,即史书。
 6.遣掌笺表:让她掌握文件与奏表。
 7.至德:唐肃宗李亨的年号。
 8.两河:即今天的河北、河南。
 9.昭义军:唐方镇名。辖境约相当于今山西霍县以东及河北涉县等
 地。
 10.滏阳:地名,今河北磁县。
 11.咄咄:因感叹失意而自语。
 12.夜漏将传:报告晚间时分的更鼓即将传出。
 13.辕门:官署前门的外大门。
 14.庭除:庭院。
 15.勋伐:功劳及功业。
 16.晓角:挂在屋檐下的风铃。
 17.鼓肤:鼓着的肚子。
 18.文犀:有花纹的犀角。
 19.生身甲子:即出生的时间。
 20.珥:耳饰,如耳环等。
 21.縻:牵着。
 22.襦:短袄。
 23.铜台:三国时曹操建在漳河边之台,又叫铜雀台。
 24.漳水:河名,在今天河北省内。
 25.飙:疾风。
 26.心期:心中所期望的。
 27.谨却封纳:恭敬地封好。却,了。封,封存。
 28.称是:也是这么说。
 29.更贻伊戚:意即不再使您烦恼。
 30.纪纲:指仆人。
 31.木兰舟:用木兰做的船。
 32.魂消:这里指离别时伤感的情绪。
 33.洛妃:洛水的女神洛妃,亦称宓妃,相传为宓羲之女,因渡而溺死,成为水神。曹植有《洛神赋》记其形貌。
 释义
 红线是潞州节度使薛嵩家非同一般的婢女,她弹奏琵琶的技术相当精湛,又读过不少经史著作,所以,薛嵩要她掌管自己的奏折、书信,并称她为“内记室”。一次,军中举行大宴会,红线就对薛嵩说:“那个敲羯鼓的人敲出的鼓声很凄凉,他一定出了什么事。”薛嵩也懂一点音乐,他说:“我也觉得像你说的那样。”薛嵩就把那个敲羯鼓人找来,问他有什么事。那个人说:“我的妻子昨夜死了,我不敢请假。”薛嵩听了,就让他回家去了。
 这时正是至德年间,两河地域很不稳定,政府就建立了一支部队,称作“昭义军”。这支部队以滏阳为基地,经过战斗的洗礼,部队的建制也已经形成。朝廷又下诏书,命令薛嵩将自己的女儿嫁给魏博节度使田承嗣,做儿媳妇。又让他的儿子娶华州节度使令狐彰的女儿,使三镇结成亲家。这样他们之间有了更多的往来。
 田承嗣得了一种热病,这种病到了夏天会更厉害,所以,田承嗣想,我若兼镇潞州,或许可以多活几年。于是他从军队中挑选了三千余人组织了一个队伍,名字叫“外宅男”。这支队伍非常强悍,田承嗣给他们优厚的待遇,并常常抽出他们中的三百人在州府守卫。田承嗣有一个打算,他想选择一个日子,日后慢慢把潞州吞掉。薛嵩听说此事后,非常担心,又很害怕,他每天思前想后但想不出对付的好办法来。
 有一天,很晚了,薛嵩宅院的大门也已经关上了。但薛嵩睡不着,他拄着拐杖在庭院里走来走去。这时,红线走到他的跟前说:“主人您近一个月来常常惶惶不安,一定有心事,是不是邻境的缘故?”但薛嵩说:“这事关系到我们的安危,不是你可以管的。”红线说:“我虽地位卑下,但我可以帮助您排忧解难。”薛嵩听她这样说,就把事情的原委告诉了她。并说:“我继承了祖先的事业,如果被他们占领,那祖辈辛苦的基业都将因我而丧失。”红线说:“主人不要急,这个事情容易解决。请您让我去一次魏郡,我去看看那里的形势,看看他们到底搞些啥名堂。请您给我准备一封信和一匹快马。您的信中只是拉拉家常,问候问候。我三更时出去,很快就可以回来。”薛嵩听了,大吃一惊,说:“你是一个超乎寻常的人,以前我没有看出,我太昏庸了。但如果你去办不好事情,他们攻打我们会更有借口,那怎么办呢?”红线说:“主人放心吧,我一定把事情办好。”说完,她就回到自己的房中,将随行的东西收拾好。然后梳了一个西部少数民族妇女的头,头上戴了金凤钗,身上穿一条紫色的短裙,胸前插了一把绘着龙的匕首,额头上写了太乙神的名字。然后跟薛嵩告别,瞬间就消失在夜色中了。
 薛嵩回到屋里,端端正正地坐下,举起酒杯慢慢地喝起酒来。平常他只能喝几杯,但今天可能因为有心事,他喝了十几杯竟也不醉。一会儿,忽听见檐铃传出的声响,又好像有水珠从树叶轻轻地滴落下来,他吃了一惊,站起来,原来是红线回来了。薛嵩很高兴地说:“事情怎么样?”红线回答:“没有辱没您的使命。”薛嵩又问“杀人了吗?”红线回答:“不至于杀人,只从他床头取回一个金盒子作证物就行了。”
 事情的经过原来是这样的。红线夜半前就到了魏郡。她经过几道门,来到了田承嗣的卧室。她听见外边那些“外宅男”都在睡着,鼾声如雷。又见士兵在屋外巡逻不断。红线不敢耽搁,她瞅机会打开了左边的门。只见田承嗣睡得正香,他的头枕在绣有犀牛纹饰的枕头上,发髻上系着金丝带。枕头前放着一把七星宝剑,剑前放着一个金盒子,里面放着一张纸。纸上写着田承嗣的出生年月及北斗神名。红线拨动田承嗣的头簪,又摇动他的耳环,拽他的短袄,但田承嗣就是酣睡不醒。于是红线就拿上金盒子走了。红线出了西门,走了二百里,到了漳河,她在沿岸看见三国时曹操在那筑立的铜雀台,迎面吹来温柔的早风,月亮还斜挂在树林上方。去的时候她的心里还有些忐忑,现在她既轻松又愉快。因为她没辜负主人的信任,又能报答主人的恩德,帮助主人解除了忧愁。红线顾不上旅途的疲劳,来回往返七百里,沿途经过五六个城镇,然后,迅速地回到薛嵩的宅院。薛嵩拿到金盒子,立刻派人给田承嗣送回去,并附了一封短信。信上说:“昨晚有位客人从您府上来我这里,他从您府上拿了一个金盒子,我不敢留它,谨将它封好送还。”薛嵩专门派了使者连夜赶往魏郡,使节半夜赶到,只见田承嗣正在让他的手下搜捕偷金盒子的人,他的整个军队都在为丢失金盒子感到困惑。薛嵩的特使用马鞭敲门,求见田承嗣。田承嗣马上出来,特使亲手把金盒子还给他。当田承嗣看见自己的金盒子的时候,差点晕了过去。他请使者进去休息,设盛宴款待他,还赏赐了他许多东西。第二天,特使回去的时候,田承嗣还派他手下的人拿了三万匹绸缎和二百匹马,一起送到薛嵩的宅府。田承嗣在给薛嵩的信中说:“我的脑袋是您的恩德留下来的,请让我悔过自新。以后,您让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我所训练的那些‘外宅男’原是为防御用的,现在我让他们解甲归田,都回家去。”
 从此两边的使者来往频繁,双方相安无事,而红线则多次要求离去。
 薛嵩知道自己留不住红线,就设下大宴为她饯行。席间有一个叫冷朝阳的人作诗一首,诗是这样的:
 采菱歌怨木兰舟,送客魂消百尺楼。还似洛妃乘雾去,碧天无际水空流。
 大意是这样的:在木兰舟上采菱的人唱着怨歌,百尺楼上送客使人黯然神伤。正好像洛妃乘着彩云走了,我们只好对着碧蓝的天空,看着无情的流水感叹。客人歌完诗,薛嵩异常伤感,红线也以袖掩面而泣。随后,红线假称醉了,离开了宴席,从此便再没回来。

红线hóngxiàn

红色的线;比喻贯穿作品的思想、主题或主要线索
 △ 珍爱生命是贯穿全书的~。

红线hóngxiàn

原指红色的线,60年代起喻指正确的思想政治路线。例如:“……革命的红线,始终贯串在他性格发展的整个过程中,构成了他性格内容中主导的方面,决定着他向时代风流人物的方向发展。”(《光明日报》1964.9.10)“总之,在这里,毛主席的红线不见了,建国以来教育战线的深刻变化不见了,知识分子世界观改造的成绩不见了。”(《人民日报》1978.1.2)

古代名物 > 禮俗類(下) > 婚育部 > 婚嫁 > 赤繩 > 紅綫
紅綫  hóngxiàn

即赤繩。

各种思想

各种思想

蕴藏的思想、感情等:蕴蓄
主要的思想:旨趣 宗旨 宗致
忠于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思想:红心(一颗~)
正确的思想:正志 红线
精深的思想:妙思 谭思
高尚的、堪称典范的思想和情操:周情孔思 周情孔调 孔情周思 孔思周情
超尘出世的思想:逸想
不平凡的思想和行为:瑰意琦行 瑰意奇行
道家称超脱人世的思想:仙心
超然悠闲的思想和情趣:濠濮间想 濠濮之想 濠上之想
表示人生原属虚幻的思想:梦蝶
一种歧视妇女的封建思想:重男轻女
过去的思想、作为:旧我
怠懒的思想:惰心
错误的思想:谬想
混乱的思想:一团乱麻
邪念,坏思想:歪意
有害的思想:病毒
过去遗留下的有害的思想、风气等:遗毒
背叛的思想:贰心 贰志 异心 二心 违心 离志 它肠 疑背

☚ 思想1   意识 ☛

结婚

结婚

婚(婚媾;婚娶;婚会;婚对;婚耦;缔婚;成婚) 配(配匹;配偶;配属;配合;饰配) 媾 亲(成亲;继亲;结亲;做亲;就亲)偶(偶成;偶合;匹偶;偕偶) 妃齐体 成合 成房 成昏 成礼 成婣 成结 结发 结合 合好 合婚 合姓 合卺 合室 合匏 连理(连理杯;连理盘) 花烛 同衾 姻好 姻连 姻嫁 姻懿 匹配 匹敌 饰配 上头 结姻 跨凤 作合 束薪 结丝萝 办喜事 鹊驾银河 花烛红妆 同床共枕
两性联姻:秦晋(秦晋之好;秦晋之偶;秦晋之配;秦晋之缘;秦晋之盟;秦晋之约;秦晋之匹) 朱陈 秦约晋盟 二姓之好
两性结为婚姻关系:秦欢晋爱
缔结婚姻:红绳 红线 丝萝
缔结婚姻的典实:吹箫
娶亲,成亲:圆亲
少女结婚:小乔初嫁
托附结为婚姻:托姻
联姻,结为婚姻:缔姻
结为姻好:托好
男女双方经人介绍而结婚:红绳系足 红丝暗牵 红丝暗系 红丝系足 红丝待选 赤绳系足 赤绳系踪 赤绳绾足 赤绳挂足
婚姻的联系:系足红绳 系足赤绳
童养媳结婚:圆房
结为伉俪:结为夫妻 鸿案相荘
结为美满婚姻:枝交蒂并
男女双方因女方怀孕而结婚:奉子成婚
第一次结婚:初婚 初醮 宴尔 花烛洞房
结婚的景象:洞房花烛
举行婚礼,结为夫妇:合卺交杯 合卺交欢 合卺同牢
幸福成婚:喜结良缘
幸福美好地结婚:荣谐伉俪
结婚成为恩爱夫妻:连枝共冢
相隔遥远而结婚成为夫妻:千里良缘
男子已婚:有家室
成立家室,娶妻:成家 置家 就室
成婚,成家:成室
考中进士后完婚:大登小登 大小登科 小登大登
女子已婚:有人家
美女已婚:罗敷有夫
(男女经过合法手续结合成为夫妻:结婚)

另见:恋爱 日子 结合 仪式 婚礼 夫妻 感情 成家 过生活

☚ 结婚   婚配 ☛

红线

在图上划分城市建筑、道路、绿化等用地的界线,常用红色线条表示。

红线

指在城市规划中确定的建筑用地和道路用地的界线。任何建筑物、构筑物都不得超出这个界线。图纸上常以红线条表示,故称“红线”。建筑项目施工前,需请城建部门去现场划红线,然后才能正式动工。

红线Hong Xian

figure in Hongxian,chuanqi story of the Tang Dynasty


《红线》hong xian

Hongxian→袁郊 (Yuan Jiao)

红线

见“土牛线”(65页)。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9:5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