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綬shòu

絲帶,用以繫帷幕或印環。古常用不同顏色的絲帶標識官吏的身分和等級。劉勝《文木賦》:“青緺紫綬,環璧珪璋。”

“绶”的繁体字。

上一条: 下一条:

組綬,所以繫帷也。《周禮·天官·幕人》: “幕人掌帷、幕、幄、帟綬之事。” 鄭玄注: “鄭司農云:綬,組綬,所以繫帷也。”

古代名物 > 醫藥類(上) > 草部 > 全草 > 菉竹 > 綬
綬  shòu

即緑蓐草。


古代名物 > 冠服類 > 身服部 > 襟袖帶佩 > 綬
綬  shòu

絲帶。用以繫佩玉或印環。周代冕服有綬,秦漢時綬有代替韍佩之作用。後世以綬之不同顔色,表示官吏身分和等級。《説文·系部》:“綬,韍維也。”《禮記·玉藻》:“天子佩白玉而玄組綬。”鄭玄注:“綬者,所以貫佩玉相承受者也。”《後漢書·輿服志下》:“紱佩既廢,秦乃以采組連結於璲,光明表章,轉相結受,故謂之綬,漢承秦制,用而弗改,遂加之以雙印佩刀之飾。”宋·高承《事物紀原·綬》:“董巴《輿服志》曰:戰國解去綬佩,留其絲襚,以采紺相連,結於襚,轉相綬。今之帶綬,蓋起於七國,而名之自三代也。”

(《三才圖會》)


古代名物 > 朝制類 > 印綬符節部 > 綬 > 綬
綬  shòu

亦稱“綬帶”。古代一種絲帶。本用以佩玉,秦漢以來又用拴繫官印。色彩各異,以示不同官秩等級。周佩玉之綬長一丈二尺,法十二月;寬三尺,法天、地、人。其色,天子元,公侯朱,大夫純,世子綦,士緼。秦以綵組連結瑞玉,轉相結綬,故謂之“綬”。漢承秦制,且以繫印,色有赤、緑、紫、青、黑、黄等數種,以絲爲之,其制:先合單紡爲一繫,四繫爲一扶,五扶爲一首,五首成一文,文采淳爲一圭。首多者繫細,少者繫,皆廣尺六寸,但長短與首之多少各不相同。帝后及百石以上官吏皆佩之。後歷代沿襲,但形制及種類均有變更。《禮記·玉藻》:“天子佩白玉而玄組綬。”《後漢書·輿服志下》:“太皇太后、皇太后,其綬皆與乘輿同,皇后如之。”《新唐書·車服志》:“德宗賞賜節度使時服,以鵰銜綬帶,謂其行列有序,牧人有威儀也。”《明史·輿服志三》:“禮部又議:‘……三品以上佩綬,三品以下不用。’”

綬shou

BE52
“绶”的繁体。

綬shòu

S148
“绶”的繁体。

綬()


史牆盤,殷周金文集成10175,西周中期
𠂇(左)右(綬)(會)剛鯀。
按: 从索受聲。

武威漢簡·甲本服傳12,新莽
資(齊)衰大功,冠其綬。

高榮墓木方,三國吴
沛國相字萬綬。
按: 聲符“受”上部訛寫。

漢印文字徵
趙護綬。

蒼山元嘉元年畫像石墓題記,東漢
學者高遷宜印綬。

元頊墓誌,北魏
王帶默綬於一方,駕朱驂於萬里。

叔孫固墓誌,東魏
青緺紫綬, 十腰銀艾。
按: 聲符訛寫。

蕭翹墓誌,隋
飛纓祕署,电綬龍樓。
按: 聲符上部訛寫。

暴永墓誌,隋
解綬戎麾,歸修温清,郡辟功曹。
按: 聲符下部訛寫。

朱行斌墓誌,唐
墨綬馴雉,牛刀割鷄,愛人興功,作法利物。
《説文》: “綬, 韍維也。 从糸受聲。”
從上具例子看, 在西周中期的金文中“綬”字寫作 “”, 从索受聲。 自西漢後,“綬”字多从糸受聲。但聲符 “受”寫法多有變化,主要因構件形狀相似訛寫而致。

☚ 紳   組 ☛
00004282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3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