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絲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絲絲(丝)Sī现行罕见姓氏。今陕西之韩城有分布。《新编千家姓》亦收载; 《姓氏词典》 引 《姓苑》亦收,未详其源。(按: 疑此以丝絮之物为姓。) 絲sī❶蠶絲。枚乘《七發》:“野繭之絲以爲絃。”也指蠶絲製品。劉楨《魯都賦》:“纖纖絲履,燦爓鮮新。”又指纖細如絲之物。揚雄《蜀都賦》:“蜘蛛作絲,不可見風。” 絲“丝”的繁体字。 上一条: 丝 下一条: 咝 絲丝(1次) 蚕丝。并纫茅~以为索《惜》 古代名物 > 紡績類 > 製品部 > 絲織品 > 絲2 絲2 sī 絲織品,綢帛之總稱。《詩·邶風·緑衣》:“緑兮絲兮,汝所治兮。”漢·桓寬《鹽鐵論·散不足》:“古者庶人耋老而後衣絲。”《漢書·公孫弘傳》:“食不重肉,妾不衣絲。” 古代名物 > 樂舞類 > 稱謂部 > 樂器總稱 > 絲 絲 sī 古代八音之一,指琴、瑟、琵琶等弦樂器。《周禮·春官·大師》:“皆播之以八音,金、石、土、革、絲、木、匏、竹。”鄭玄注:“絲,琴瑟也。”《淮南子·繆稱訓》:“絲筦金石,小大脩短有叙,異聲而和。”唐·李白《鳴臯歌送岑徵君》:“交鼓吹兮彈絲,觴清泠之池閣。”金·元好問《水調歌頭·與李長源遊龍門》詞:“何必絲與竹?山水有清音。” 古代名物 > 紡績類 > 原料部 > 絲縷 > 絲1 絲1 sī 蠶絲。可染色織成帛絹,有光澤、耐用。絲織源於我國。《詩·衛風·氓》:“氓之蚩蚩,抱布貿絲。”《禮紀·内則》:“女子十年不出,摯麻葈,治絲繭,織紝組紃,學女事。”唐·聶夷中《詠田家》詩:“二月賣新絲,五月糶新穀。” 絲siBD7A 〖絲〗 粵 si1〔斯〕普 sī ❶ 蠶絲。許慎《說文解字》:「〜,蠶所吐也。」《陌上桑》:「青〜為籠繫。」(籠繫:套在籃子上的繩子。)❷ 絲織品。司馬光《訓儉示康》:「農夫躡〜履。」(躡【粵nip6〔捏〕普 niè】:穿鞋子。履【粵lei5〔里〕普 lǚ】:鞋。) ❸ 像絲的事物。李白《將進酒》:「朝如青〜暮成雪。」(以絲比喻為頭髮。) ❹ 古代「八音」(金、石、絲、竹、匏、土、革、木)之一,即弦樂,見第 115 頁「音」字條。歐陽修《醉翁亭記》:宴酣之樂,非〜非竹。」(竹:「八音」之一,即管樂器。) 絲(sī)“ 絲 絲(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