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絲絲(丝)Sī

现行罕见姓氏。今陕西之韩城有分布。《新编千家姓》亦收载; 《姓氏词典》 引 《姓苑》亦收,未详其源。(按: 疑此以丝絮之物为姓。)

絲sī

❶蠶絲。枚乘《七發》:“野繭之絲以爲絃。”也指蠶絲製品。劉楨《魯都賦》:“纖纖絲履,燦爓鮮新。”又指纖細如絲之物。揚雄《蜀都賦》:“蜘蛛作絲,不可見風。”
❷特指絃樂器。枚乘《忘尤館柳賦》:“弱絲清管,與風霜而共雕。”
❸網。班固《西都賦》:“鳥驚觸絲,獸駭值鋒。”

“丝”的繁体字。

上一条: 下一条:

絲丝

(1次) 蚕丝。并纫茅~以为索《惜》

古代名物 > 紡績類 > 製品部 > 絲織品 > 絲2
2  sī

絲織品,綢帛之總稱。《詩·邶風·緑衣》:“緑兮絲兮,汝所治兮。”漢·桓寬《鹽鐵論·散不足》:“古者庶人耋老而後衣絲。”《漢書·公孫弘傳》:“食不重肉,妾不衣絲。”


古代名物 > 樂舞類 > 稱謂部 > 樂器總稱 > 絲
絲  sī

古代八音之一,指琴、瑟、琵琶等弦樂器。《周禮·春官·大師》:“皆播之以八音,金、石、土、革、絲、木、匏、竹。”鄭玄注:“絲,琴瑟也。”《淮南子·繆稱訓》:“絲筦金石,小大脩短有叙,異聲而和。”唐·李白《鳴臯歌送岑徵君》:“交鼓吹兮彈絲,觴清泠之池閣。”金·元好問《水調歌頭·與李長源遊龍門》詞:“何必絲與竹?山水有清音。”


古代名物 > 紡績類 > 原料部 > 絲縷 > 絲1
1  sī

蠶絲。可染色織成帛絹,有光澤、耐用。絲織源於我國。《詩·衛風·氓》:“氓之蚩蚩,抱布貿絲。”《禮紀·内則》:“女子十年不出,摯麻葈,治絲繭,織紝組紃,學女事。”唐·聶夷中《詠田家》詩:“二月賣新絲,五月糶新穀。”

絲si

BD7A
“丝”的繁体。

〖絲〗 粵 si1〔斯〕普 sī

❶ 蠶絲。許慎《說文解字》:「〜,蠶所吐也。」《陌上桑》:「青〜為籠繫。」(籠繫:套在籃子上的繩子。)
❷ 絲織品。司馬光《訓儉示康》:「農夫躡〜履。」(躡【粵nip6〔捏〕普 niè】:穿鞋子。履【粵lei5〔里〕普 lǚ】:鞋。)
❸ 像絲的事物。李白《將進酒》:「朝如青〜暮成雪。」(以絲比喻為頭髮。)
❹ 古代「八音」(金、石、絲、竹、匏、土、革、木)之一,即弦樂,見第 115 頁「音」字條。歐陽修《醉翁亭記》:宴酣之樂,非〜非竹。」(竹:「八音」之一,即管樂器。)

絲(sī)

,蚕所吐也。从二糸。凡絲之属皆从絲。”(息兹切)
段玉裁注:“吐者,写也。”徐灏《注笺》:“蚕所吐为糸,纠合以成絲,故从二糸。引申之,凡物之类絲者皆曰絲;白色亦曰絲,如言‘鬓絲’是也。”又絲是纤细之物,可引申为泛指如絲状之纤细之物,如雨絲、蛛絲、藕絲、铁絲等。甲骨文有之形,金文作,战国信阳楚简作
絲部有两个属字。如“轡”字下云:“马轡也。从絲,从軎。与连同意。《诗》曰:‘六轡如絲。’”又如“”字下云:“织绢从糸贯杼也。从絲省,卝声。”段玉裁改其中的“糸”为“絲”,云:“以絲,各本误作从糸,毌作贯,今正。……以絲贯于杼中而后织,是之谓。杼之往来,如关机合开也。”后世字典、词典一般不立絲部。“絲”今简化为“丝”。

絲()


甲骨文合集3336正,殷
□□[卜],爭,貞令上絲眔□侯[若]。
按: 象两束絲形。甲骨文用作氏族名。

甲骨文合集23560,殷
戊子卜, , 貞王曰: 余其曰多尹其□二侯上絲眔侯其□□□周。

乃子克鼎,殷周金文集成2712,西周早期
(五十)寽(鋝)。
按: 讀作“兹”。

曶鼎,殷周金文集成2838,西周中期
曶用絲(兹)金乍(作)朕文孝(考)
白(伯)䵼牛鼎。

寓鼎,殷周金文集成2718,西周早期或中期
隹(唯)十又二月丁丑,寓獻(獻)佩于王, (姒)易(賜)寓絲。

戰國楚竹簡滙編·信陽長臺關一號楚墓竹簡第二組遣策2,戰國
一兩絲紝縷。

戰國楚竹簡滙編·信陽長臺關一號楚墓竹簡第二組遣策4,戰國
十布, 一絲裛。

郭店楚墓竹簡·緇衣29,戰國
王言女(如)絲,亓(其)出女(如)緍。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一·䊷衣15,戰國
王言女(如)絲,丌(其)出女(如)緍。

睡虎地秦墓竹簡·法律答問11,戰國至秦
甲盜錢以買絲。

睡虎地秦墓竹簡·日書甲種114背,戰國至秦
終身衣絲。

馬王堆漢墓帛書·相馬經,西漢
縣縣(懸懸)如絲連爲纑。

漢印文字徵
封絲私印。

漢印文字徵
曹絲。

元恭墓誌,北魏
絲言落雨,綸綍騰煙。

元頊墓誌,北魏
潤色絲綸,麗則涣汗。

司馬遵業墓誌,北齊
展誓銜絲,如吐金石。

馬少敏墓誌,隋
昔談體樂之□,高懸絳帳; 奉絲綸之旨,遠建金標。

王光墓誌,隋
心特仁孝,手理絲綿。

周藻墓誌,唐
婦德婦言,著自槃絲之歲; 婉娩婉順,備在褵矜之年。
《説文》: “絲,蠶所吐也。从二糸。凡絲之屬皆从絲。”
甲骨文之“絲”象絲之形,然而觀其用,則爲族名。金文多用本義,或讀作“兹” 。

☚ 絲部   轡 ☛

;(sī)

《集韻》以“糸、絲”爲一字,猶“屮、艸”“虫、蟲”之即一字也,各有从之者。斯分“糸”别作覓音。

*絲sjiəv

[甲骨]
[金文]
[小篆] 《說文》:, 蠶所吐也。从二糸。凡絲之屬皆从絲。(十三篇上)
兩束絲形。

☚ ">   棘 ☛
00000154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2:3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