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紫山大全集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紫山大全集 紫山大全集诗文别集。二十六卷。元胡祗遹撰。此集为其子胡持所编,集前有元仁宗延祐二年(1315)祗遹门人刘赓所作序,详记胡之生平,称原本六十七卷。岁久散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所载,汇合成编,厘为赋、诗及诗馀七卷,文十二卷,杂著四卷,语录三卷,总二十六卷。今常见者有民国十三年(1924)河南官书局《三怡堂丛书》本、《四库全书》本。 ☚ 陵川集 秋涧先生大全集 ☛ 紫山大全集诗文集。元胡祗遹撰。二十六卷。祗遹字绍闻(元史本传误作“开”),磁州武安(今属河北)人。少孤。既长,读书见知于名流。至元初授应奉翰林,调右司员外郎。后忤权奸出为太原路治中,改浙西道提刑按察使。所至皆有政声。卒谥文靖。是集最早为其子胡持所编,原本六十七卷。岁久散佚。清乾隆时据《永乐大典》所载编入《四库全书》。集中收诗歌八百五十余首,文二百余篇及各类语录、随笔若干。胡学大抵出于宋儒。以笃实为宗,务求明礼达用。多为应酬书信及碑庙记文,善陈说而不善描绘,缺乏文学性。诗淡白无味,似说教。凡此,颇不类诗。有《四库全书》本、《三怡堂丛书》本。 紫山大全集二十六卷。元胡祇遹 (1227—1293) 撰。祇遹字绍闻,号紫山。磁州武安 (今属河南)人。累官至河东山西道提刑按察副使、山东东西道提刑按察使等职。有政绩。此集为其子太常博士持所编。序称原本六十七卷。已佚。行世有《四库全书》本,据 《永乐大典》所载辑出编。共赋、诗、诗余七卷,文十二卷,杂著四卷,语录三卷,其间杂著一卷。体例冗琐,“有似随笔札记者,有似短章小品者,有似莅官条约者,有似公移案牍者,层见错出,殆不可名以一格。”(《四库全书总目》)但集中神道碑、墓志铭等,多可据以考证史事。有清乾隆翰林院抄本(藏于北京图书馆)、《三怡堂丛书》本 (张夙台辑,民国十二年河南官书局刊行)。 《紫山大全集》zi shan da quan jiComplete Collection of Purple Mountain→胡祇遹 (Hu Qiyu) 紫山大全集书名。元胡祗遹(1227—1295)撰。26卷。卷1至卷8为赋、诗、诗余,卷9至卷19为文,卷20至24为杂著,卷25至卷26为语录。作者武安(今属河南)人,字绍闻,号紫山,因以名集。初被荐充为员外郎,迁应奉翰林文字兼太常博士,以忤阿合马出为太原路治中,后历任河东山西道提刑按察副使,山东东西道及江南浙西道提刑按察使,有政声。集中杂著收入在忽必烈朝(1260—1294)任官时所作的随笔札记、短章小品、莅官条约、公移案牍等,对研究元朝官场掌故、铨选、吏治、赋役、户计、投下等,资料价值颇高,其他有关卷所收序记碑铭等,亦可据以考证史事。常见有《三怡堂丛书》本。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