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索尔仁尼琴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索尔仁尼琴苏联作家。生于1918年12月11日。大学(物理数学系)毕业。卫国战争时入伍,军衔至大尉。1945年在前线被捕,判刑8年后又流放3年,1957年平反后当中学教师。1962年获准发表小说《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在国内、外引起巨大反响。1968年因长篇小说《癌病房》、《第一圈》在国外发表,而被苏联作家协会开除。1970年获诺贝尔文学奖。1974年被取消国籍、驱逐出境;同年美国授予他“美国荣誉公民”。他在移居美国20多年后,回俄罗斯定居,并拿出2.5万美元设立“索尔仁尼琴文学奖”。 索尔仁尼琴 索尔仁尼琴1918—Солженицнн, Александр Исасвич原苏联作家,后移居西方。生于高加索地区,1941年毕业于罗斯托夫大学数理系。卫国战争后期在前线因所谓“政治问题”被捕,并判刑8年,刑满后流放于哈萨克斯坦。1956年解除流放,次年恢复名誉,定居于梁赞任中学教员。1962年经赫鲁晓夫批准发表中篇小说《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率先描写斯大林时期劳改营的真实情景,引起国内外强烈反响。1963年加入苏联作家协会。之后相继发表《玛特辽娜的家》、《为了事业的利益》等短篇小说。1967年向第四次作家代表大会代表散发“公开信”,要求取消任何公开或隐秘的文艺检查制度。1968年,他的批判苏联政治生活的长篇小说《癌病房》和揭露劳改营对政治犯、知识分子毫无人性的摧毁的长篇小说《第一圈》在西欧发表,引起轩然大波。1969年11月被苏联作家协会开除。1970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次年德法两国同时出版他的长篇历史小说《1914年8月》,描写当时西欧广阔的社会生活。1973年巴黎出版他的长篇纪实性小说《古拉格群岛》,它以作者亲身经历为中心内容,引用了大量书信、回忆以及其它一些资料,激烈抨击苏联社会长期以来不正常的政治生活、斯大林的个人专断以及集中营生活的残酷与不人道现象。小说的发表引起官方强烈反响。1974年2月索尔仁尼琴被拘捕,立即便被开除国籍,驱逐出境。此后前往西德及瑞士,后来定居美国。后期发表了大量政论性作品,在《致苏联领袖们的信》、《和平和暴力》等文章中,批评苏联执行向外扩张的外交政策,反对世界日益升级的军备竞赛。他还发表了自传体的《小牛撞击橡树》(1975)和《列宁在苏黎世》等作品。 ☚ 艾特马托夫 叶甫图申科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