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節節(节)Jié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天津之武清,辽宁之清原,山东之龙口,河北之黄骅,山西之太原、运城,湖北之老河口,安徽之贵池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姓氏。《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源不一:
❶郑樵注引 《元和姓纂》 云: “ 《周礼》: 掌节上士,子孙以官为氏。”
❷ 《姓氏考略》 注引 《姓氏寻源》 云: “姜姓后有节氏。炎帝居生节茎,节姓宜出此。”
❸又云:“或符节令以官为氏。”望出京兆。
明代有节铎。

節jié

❶竹節。揚雄《蜀都賦》:“邛節桃枝,石䲛水螭。”也泛指植物枝幹的連接處。蔡邕《胡栗賦》:“因本心以誕節兮,凝育蘗之绿英。”
❷曲之章節。班婕妤《擣素賦》:“散繁輕而浮捷,節疏亮而清深。”
❸法度,節度。賈誼《旱雲賦》:“何操行之不得兮,政治失中而違節。”
❹禮節。揚雄《羽獵賦》:“立君臣之節,崇賢聖之業。”
❺氣節,節操。馮衍《顯志賦》:“纂前修之夸節兮,曜往昔之光勳。”
❻節制。張衡《東京賦》:“茍有胸而無心,不能節之以禮,宜其陋今而榮古矣。”
❼減省,節約。見“節儉。”
❽符節,旌節。揚雄《長楊賦》:“靡節西征,羌僰東馳。”一説爲馬鞭。
❾音樂的節拍。馬融《長笛賦》:“薄湊會而凌節兮,馳趣期而赴躓。”
❿節令,季節。張衡《東京賦》:“於是春秋改節,四時迭代。”

“节”的繁体字。

上一条: 下一条:

“节”的繁体字。

上一条: 下一条:
ㄐㄧㄝ;ㄐㄧㄝˊjiē; jié1114吸抹(使干)。闽语。广东揭阳〖〗。水倒掉在塗下,伊去□(〖〗)地拖来~水倒翻在地上,他去拿拖把来吸抹。搔挠,使人发笑。粤语。广东阳江〖〗。节制。闽语。广东揭阳〖〗。数量方面伊会~数量方面他会节制。专指端阳节。闽语。福建建阳〖〗。两个旧历节日(即端午、中秋、年关)之间为一节。吴语。上海〖〗。搿间房子租拨侬两~。《海上花列传》第七回:「耐做一~下来,耐就有数目哉。」

節节

(2次)
❶此指草的枝节。薠蘅槁而~离兮《章·悲》
❷击鼓之节拍;或谓用以节乐之鼓点。疏缓~兮安歌《歌·一》

❶猶“信” 也。《周禮·地官·司徒》: “掌節: 上士二人,中士四人,府二人,史四人,胥二人,徒二十人。” 鄭玄注: “節,猶信也,行者所執之信。”
❷旌節也。《周禮·地官·司救》: “凡歲時有天患民病,則以節巡國中及郊野,而以主命施惠。” 鄭玄注: “節,旌節也。”
❸猶“量” 也。《周禮·夏官·校人》: “趣馬,掌贊正良馬,而齊其飲食,簡其六節。” 鄭玄注:“節,猶量也。”
❹猶“適” 也。《周禮·冬官·弓人》: “故是厚其液而節其帤。” 鄭玄注: “節,猶適也。”
❺謂居處故事。《禮記·文王世子》: “其有不安節,内豎以告文王。” 鄭玄注: “節,謂居處故事。”
❻猶“禮”也。《禮記·父王世子》:“乃命有司行事,興秩節,祭先師先聖焉。” 鄭玄注: “節,猶禮也。”
❼栭謂之節。《禮記·禮器》: “管仲鏤簋,朱紘,山節,藻稅,君子以爲濫矣。” 鄭玄注:“栭謂之節。” 《論語·公冶長》: “臧文仲居蔡,山節藻梲。” 鄭玄注: “節,栭也。”
❽猶“驗”也。《禮記·禮器》: “君子曰:無節於内者,觀物弗之察矣。” 鄭玄注:“節,猶驗也。”
❾所以明信輔君命也。《禮記·玉藻》: “凡君召以三節,二節以走,一節以趨。” 鄭玄注: “節,所以明信輔君命也。”
❿栭也。《論語·公冶長》:“臧文仲居蔡,山節藻梲。” 鄭玄注: “節,栭也。” (《鄭氏佚書》)

古代名物 > 朝制類 > 儀仗鹵簿部 > 節幢 > 節2
2  jié

古代儀仗。以竹爲柄,上飾毛、絲等物。漢即用之、達於清。因朝代不同而種類、形制各異。宋·高承《事物紀原·旗旐采章部》:“《西京雜記》曰:漢大駕鹵簿有節十六在左右。則漢始用爲儀仗也。”《清史稿·輿服志四》:“〔法駕鹵簿〕階下静鞭、仗馬列甬道東、西。紫、赤方傘,扇、幢、旛旌、節、氅……列丹墀東、西。”


古代名物 > 樂舞類 > 擊樂器部 > 板鐸鐃缶 > 節
節  jié

本通指用以控制樂曲節奏之樂器,後特指以竹編成,擊之以成聲者。《爾雅·釋樂》:“和樂謂之節。”邢昺疏:“節,樂器名,謂相也。《樂記》云:‘治亂以相。’”晋·葛洪《抱朴子·疾謬》:“諂媚小人,歡笑以贊善;面從之徒,拊節以稱功。”唐·薛用弱《集異記·王涣之》:“俄而一伶拊節而唱。”宋·梅堯臣《和潘叔治六鶴圖·舞風》:“拊節余欲助,和歌誰爾類。”《清朝續文獻通考·樂八·樂器》:“節,以竹編成,形如箕。中長一尺五寸七分,邊長一尺三寸六分,口闊一尺九寸四分,深一寸九分,掌闊一尺五寸三分,深三寸二分。以圓竹二,上合下開,通長一尺一寸五分,畫之以爲節。”


古代名物 > 木果類 > 竹部 > 名類 > 節
節  jié

竹莖之節。指竹稈隆起之圓環處。節外有雙環,内有隔壁。上環稱稈環,由分生細胞組成,生長極快,故有“筍生數日,高齊竹母”之說;下環稱籜環,着生稈籜。上下二環相距極近,謂之節内,横隔壁即生此處。節間長短不一,有促,有疏。《史記·龜策列傳》:“竹,外有節,中直空虚。”唐·王維《新竹》詩:“嫩節留餘籜,新叢出舊闌。”明·李時珍《本草綱目·木五·竹》:“〔集解〕時珍曰:竹惟江河之南甚多……莖有節,節有枝;枝有節,節生葉。”


古代名物 > 旌旗類 > 儀仗旗部 > 旌節旗 > 節
節  jié

符節之一種。特指古代使臣用以表明身份之信物。先秦亦稱“使節”,兩漢之後單稱“節”。多以銅等金屬鑄像,柄長八尺,上綴牦牛尾等飾物,其外罩以畫函。《周禮·地官·掌節》:“掌守邦節而辨其用,以輔王命。守邦國者用玉節,守都鄙者用角節。凡邦國之使節,山國用虎節,土國用人節,澤國用龍節,皆金也……貨賄用璽節,道路用旌節,皆有期以反節。”鄭玄注:“旌節,今使者所擁節是也。”《漢書·蘇武傳》:“〔蘇武〕杖漢節牧羊,卧起操持,節旄盡落。”隋制:金節,黑漆竿上施圓盤,周綴紅綜拂八層,黄繡龍袋籠之;王公以下,韜以碧油。唐制:節度使賜節者,行則建節,立六纛;入境築節樓以貯之。


古代名物 > 占相類 > 易占部 > 卦爻 > 節
節  jié

《易》卦名。六十四卦之一,兑下坎上,水澤節,䷻。《序卦》:“物不可以終離,故受之以節。”《雜卦》:“涣,離也,節,止也。”《易·節》:“節,亨。苦節不可貞。”《彖》:“節亨,剛柔分而剛得中。苦節不可貞,其道窮也。說以行險,當位以節,中正以通。天地節而四時成。節以制度,不傷財,不害民。”《象》:“澤下有水,節。君子以制數度,議德行。”後代星術家又推演出:節爲坎宫八卦中一世卦,五行屬水。小周天火候圖中主二十八日夜。


古代名物 > 宫室類(下) > 檐椽部 > 椽栱 > 㮞 > 節
節  jié

同“㮞”。


古代名物 > 朝制類 > 印綬符節部 > 節 > 節
節  jié

古作“卪”。由朝廷頒發之憑證、符信。多以竹木玉角等爲之,使臣執之以爲信。盛行於周秦兩漢,隋唐後漸衰。形制各異,周有“六節”,漢有“旄節”等。《周禮·地官·掌節》:“掌節掌守邦節而辨其用,以輔王命。”《說文·竹部》:“節,竹約也。”段玉裁注:“又假借爲符卪字。”又《卩部》:“卪,瑞信也。”

節jie

B99D
“节”的繁体。

節jié,jiē

J169
“节”的繁体。

〖節〗 粵 jit3〔哲〕普 jié

❶ 竹節。許慎《說文解字》:「〜,竹約也。」房玄齡《晉書.列傳第四.杜預》:「譬如破竹,數〜之後,皆迎刃而解。」
❷ 枝節,植物分枝長葉之處。杜甫《建都十二韻》:「風斷青蒲〜,霜埋翠竹根。」(青蒲:蒲草,一種水生植物。)
❸ 人或動物的關節。莊周《莊子.養生主》:「彼〜者有閒。」(閒:空位。)
❹ 時節,季節。《列子.湯問》:「寒暑易〜,始一反焉。」(反:通「返」,回去。)
❺ 節日。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倍思親。」
❻ 節制,節約。司馬光《訓儉示康》:「小人寡欲,則能謹身〜用。」
❼ 限度,常度。方苞《獄中雜記》:「寢食違〜。」(睡覺吃飯違反常度,不正常。)
❽ 禮節,禮儀。司馬遷《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禮〜甚倨。」
❾ 符節,古代使者所執的信物,用以證明身分。《周禮.地官司徒》:「掌〜,掌守邦〜而辨其用,以輔王命。」
❿ 氣節,節操。諸葛亮《出師表》:「此悉貞良死〜之臣也。」(死節:為氣節而死。)
⓫ 婦女的貞節。《孔雀東南飛》:「守〜情不移。」

節节,金文;篆jié,jiē

[竹(意符)+即(聲符)→節(《説文》:“節,竹約也。從竹,即聲。”節〈竹節、節外生枝〉,〈關節、兩節車廂、節目、節氣、節令〉;〈節日、禮節〉。節,竹節明顯,古人用“竹”造字,意在此。1.jié泛指草木生葉或長出枝幹處〈藕節,枝節〉;人和動物骨與骨的連接處〈關節〉;地球繞日一周,我們的老祖宗把它分成二十四段,這就是二十四節氣〈清明時節雨紛紛〉,因爲科學,迄今仍在使用;引申爲整體中的一段〈一節課、一節甘蔗、章節、環節,〉;又引申爲“節日”,因這一天比平常突出;節有約束的意思〈節制生育、禮節、氣節、貞節〉;控制用度〈節約、節省〉;古代用竹作爲打擊樂器〈節奏、節拍〉;古代大使出國持有符節,因而稱之爲使節。2.jiē指關鍵環節或時機〈骨節眼〉;木材上的疤痕節子。)]
[西漢] 司馬遷《史記·五帝本紀》:“……勞勤心力耳目,節用水火財物。”(當時生産力底下,主張節約經濟,而不是今日的旅游經濟、消費經濟。就怕節約是任何時代都需要的。)
[唐] 白居易《琵琶行》:“鈿頭雲篦擊節碎,血色羅裙翻酒汙。”
藍之中《贈金華盛壽藻書畫大師》:“修竹幾竿知勁節,狂草數筆識衷腸。”

節()


中山王方壺,殷周金文集成9735,戰國晚期
節于𨣧。

陳純釜,殷周金文集成10371,戰國
敕成左關之𪺛(釜)節于(稟)𪺛(釜)。

噩君啓車節,殷周金文集成12110,戰國
(鄂)君啓之𢊾(府)(鑄)金節。

子禾子釜,殷周金文集成10374,戰國
左關釜節于稟釜。

郭店楚墓竹簡·成之聞之26,戰國
丌(其)生而未又(有)非之,節(即)於而也。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五·弟子問4,戰國
𡄹(亂)節而(哀)聖(聲)。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五·三德3,戰國
外内又(有)(辨), 男女又(有)節,是胃(謂)天豊(禮)。

睡虎地秦墓竹簡·日書乙種187,戰國至秦
得於酉(酒)、脯脩節肉。

嶽麓書院藏秦簡·爲吏治官及黔首39,戰國至秦
㱃(飲)食用節。

馬王堆漢墓帛書·老子甲本卷後古佚書,西漢
名命者,符節也。

馬王堆漢墓帛書·戰國縱横家書,西漢
節(即)有惡臣者。

居延漢簡甲編319,西漢
地節四年。
按: 从艸。

武威漢簡·王杖十簡5,西漢
使百姓望見之比於節。

劉韜墓誌,晉
晉故使持節都督青徐諸軍事征東將軍軍司關中侯劉府君之墓。

石尠墓誌,晉
尠親率邑族,臨危守節。

侯太妃造像記,北魏
爲亡夫侍中使持節征北大將軍,廣川王賀蘭汗,造彌勒像。
按: 聲符訛寫。

元保洛墓誌,北魏
曾祖故素連,侍中羽貞,使持節征南大將軍都督河以西諸軍事,吐万突鎮都大將中都内都大官,儀同三司常山王,得銅虎苻,謚曰康王。

任軌墓誌,隋
遷將作少匠,加建節尉。

高緊墓誌,隋
方當飛雄擅彩,握節揚徽,百慮未從,一生俄盡。
按: 聲符構件“卩”訛作 “卪”。

盧文構墓誌,隋
侍中建節,容城啓宇。

封忠簡妻王楚英墓誌,隋
爲珪璋之羽儀,成節義之淵海。

高元珪墓誌,唐
大唐故明威將軍檢校左威衛將軍贈使持節陳留郡諸軍事陳留郡太守上柱國高府君墓誌銘并序。

崔惟悌墓誌,唐
貞節獨立,清規不群。

楊執一墓誌,唐
清靜之政,上葉聖謩,徵拜涼州都督兼左衛將軍河西諸軍州節度督察等大使。

俎威墓誌,唐
守節孀居,志固金石。
《説文》: “節,竹約也。从竹卽聲。”
從古文字用例看,“節”之《説文》本義不多見。“節”多用作動詞。從構形特點看,“”、“艹”混用,在漢字隸變之後,此種現象依然多見。

☚ 箬   筡 ☛
00001359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6:4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