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系统论的基本原则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系统论的基本原则

系统论的基本原则

系统论作为一种崭新的综合性理论,它的基本内容按照多数学者的意见,在运用系统理论分析研究各种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一般遵循四条基本原则。
(1)整体性原则。
所谓整体性就是系统、要素和环境之间的辩证统一,它包括过程、联系和转化。具体讲,应从三个方面来理解整体性:第一,系统的性质和规律只有从整体上才能显示出来,它的各个要素是不具备的,比如一头牛能拉犁耕地,但单把牛头、牛腿或牛身子割下来,是不会拉犁耕地的;第二,系统内各部分的性质和行为,都会影响到整体的性质和行为,如一块手表有一个零件出了毛病,就会使手表变坏或停止;第三,系统内每个要素或部分的性质和行为,依赖于其他要素或部分的性质和行为,例如,人的心脏的性质和行为就依赖于肺脏的性质和行为,消化器官也制约着肌肉的功能。总之,系统之所以保持整体性,是因为系统与要素、要素与要素以及系统与环境之间存在有机联系,所谓整体性原则,就是将各种研究对象作为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从整体出发研究整体与要素、要素与要素、以及整体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从而揭示研究对象的运动变化规律。
(2)结构功能原则。
系统的结构是指系统内各组成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系和相互作用方式。结构具有稳定性、多层次性、相对性和变异性等,而系统的功能,则是指系统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效应和能力。功能也是多样的,可变的。结构和功能的关系是多方面的:第一,结构是功能的基础。什么样的结构决定什么样的功能,结构不同,功能也不同;第二,异构同功,即结构不同,要素也不同,但可获得相同的功能。这一点很重要,它是一切能模拟的方法论基础。第三,同一结构可能有多种功能。一个系统的结构联系是多方面的,属性也应该是多方面的。比如,一副中药就具有多种功能疗效。所谓结构功能原理,就是依据结构、功能的性质及其相互关系,分析研究各种系统,进行结构的复制或功能的模拟,把握结构和功能的辩证发展规律。
(3)目的性原则。
目的性本来是人或动物特有的一种行为或意图。历史上也曾有人把目的性神秘化,但从现代科学技术的观点来看,世界上存在三种目的性:一是人类的目的性,它是人类自觉的有意识的追求或行为;二是动物的目的性,它是动植物机体对环境的一种适应性;三是无机自然物的目的性,这是在反馈机制作用下或协和力作用下,维持或趋向一个特定稳定状态,以保持系统内部与环境协调的特性。我们这里讲的目的性主要是指这种目的性,因为前两种目的性,也是在反馈机制作用下实现的。所谓目的性原则,就是研究任何一个系统,了解和把握它所趋向或追求的目标,并采取相应的手段和方法,促使该目标的实现。
(4)最优化原则。
所谓最优化原则,就是在给定条件下,利用各种手段和方法,促使系统实现最理想的目标。一般说来,系统的整体最优,不一定各个要素都最优,这是由系统的整体性原则决定的。寻求系统的最优化,是系统科学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而且这是完全可能的。
综上所述,整体性原则、结构功能原则、目的性原则和最优化原则,是系统论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系统论观察研究一切问题的基本理论依据,系统方法就是这些理论原则的展开和运用。

☚ 系统分类   系统工程 ☛
00001882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4:1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