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管理体制改革
经济改革。经历了两个阶段:一是两条线运行。1995年7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粮食部门深化改革实行两条线运行的通知》,“两线运行”就是政策性业务和商业性经营分开。政策性业务包括:国家定购粮,中央和地方储备粮的收购、进出口、储存、批发调运和城镇居民基本口粮及农村需救助人口的粮食供应;军粮、救灾救济粮和水库移民口粮的供应;吞吐粮食平抑市场粮价。天水市从事政策性业务的机构是市、县区粮食局和农村粮管所(站)及各大粮库、军供站。商业性经营是政策性业务范围以外的经营活动,粮油零售企业(单位),加工企业、运输企业等。1996年9月天水市政府正式批转由市粮食局和财政局制定的《天水市粮食部门深化改革推行两线运行体制实施方案》。在划分政策性和商业性企业,政策性业务和经营性业务的基础上,落实了挂账停息政策,全市共挂账停息2638万元。二是企业整体改制。2006年4月25日《天水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下发,当年基本实现全市国有粮食企业职工全员身份置换,共置换职工身份2754人,共选聘上岗职工950人,占原有职工总数的28.9%。按资产重组,做大做强国有粮食企业的目标,将部分粮管所、站、面粉厂出售转让、部分依法破产,全市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由原来的86户减为14户,保留购销网点35个。全市城镇国有粮店原有52个,基本垄断城市居民粮食供应的局面,几年时间全部被400多个私营粮店所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