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liáng見“粱”。 粮 粮liáng干粮。《大雅·公刘》一章: “乃积乃仓,乃裹糇粮,于橐于囊。”毛《传》:“ ‘乃积乃仓’言民事时和,国有积仓也。小曰橐,大曰囊。”郑《笺》:“邰国乃有疆埸也,乃有积委及仓也。安安而能迁,积而能散,为夏人迫逐己之故,不忍斗其民,乃裹粮食于橐囊之中,弃其馀而去。” ☚ 溺 猷 ☛ 粮读音l·iang(ˊ),为iang韵目,属ang—iang—uang韵部。吕张切,平,阳韵。 ❶粮食。 ❷特指行人所携带的干粮。 ❸田赋。如:征粮;完粮。 上一条: 俍 下一条: 糧 粮〔liang〕 liangx: 公~.gongd liangx. 粮食 〔liang·shi〕 ghad xand;liangx sil. 粮糧{}五6710见「粮子」、「粮户」、「粮台」、「粮囤」、「粮饭」、「粮苗」、「粮所」、「粮草」、「粮站」、「粮賗」、「粮盖」、「粮米铺」、「粮折子」、「粮草班」、「粮食虫」、「粮食坊子」、「粮食物事」、「粮子上人物」   粮糧liáng❶粮食 △ 细~|储备~|杂~。 ❷姓。 粮糧❶粮食:~草︱~饷(xiang)︱~秣(mo)~荒︱~栈︱~仓︱~站︱吃~︱食~︱口~︱米~︱干~︱糇(hou)~︱杂~︱糙~︱粗~︱细~︱漕(cao)~︱军~︱原~︱粜(tiao)~︱屯~︱囤~︱余~︱断~︱弹尽~绝。 ❷作为农业税的粮食:钱~︱公~︱征~︱纳~︱完~。 粮liáng❶ 粮食:杂粮│细粮。 ❷ 姓。 粮liáng食粮;食品。《哀时命》:“日饥馑而绝粮。” 粮liang粮仓 粮草 粮道 粮店 粮荒 粮价 粮库 粮秣 粮农粮票 粮食 粮税 粮田 粮饷 粮栈 粮站 粗粮 断粮 干粮 公粮 军粮 口粮 秋粮 食粮 细粮 夏粮 余粮 原粮 杂粮 主粮粮管所 粮耗子 米粮川 吃皇粮 救济粮 商品粮 饲料粮 粮多草广 粮农组织1 粮食作物 弹尽粮绝 精神食粮 五谷杂粮 寅吃卯粮 粮食专业户 深挖洞,广积粮 仓中有粮,心中不慌 粮liang粮食:~、油、煤、棉都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这个村儿每年向国家交~七十万斤。 粮liáng
粮liáng粮食:收~的时候,衙门里便说,新道爷的法令。明是不敢要钱,这一留难㧅蹬,那些乡民心里愿意花几个钱早早了事。(九九·1275) 粮粮liáng〖名词〗 一、干粮,军粮(7)。《宋人及楚人平》:军有七日之粮尔。——楚军只有七天的军粮了。《李斯谏逐客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这就叫做供给敌人武器,送给敌人军粮啊。《贾谊过秦论上》:天下云集而响应,赢粮而景从。——天下的百姓像云一样汇拢来,像回声一样应声而起,背着干粮像影子一样跟随他。 二、谷物,粮食(2)。《赵威后问齐使》:有粮者亦食,无粮者亦食。——有粮食的人给吃,没有粮食的人也给吃。 粮糧liáng❶ 行路所带的干粮。贾谊《过秦论》:“天下云集响应,赢~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赤壁之战》:“孤当续发人众,多载资~,为卿后援。” ❷ 粮食,谷物。《商君书·靳令》:“民有馀~。” 粮*糧liángC1B8 ❶谷物;粮食:五谷杂~/~仓。 ❷作为国家统购的粮食;公~/完~。 ❸〈文〉行人携带的干粮:乃裹糇~(《诗经》)。 旧时的一种税名 旧时的一种税名捐(捐税;租~;国~;杂~;苛~) 籍 各种税和捐:捐税 税捐 各种税和费:税费 国家规定的正税:课本 税种中规定应课税的项目:税目 征税的名目:税名 按户分摊的税:门摊 农业税:农赋 田科 田地税:赋(赋敛;田赋) 粮(钱粮;余~) 租(租刍;租籍;租课;田租;赀租;课租) 税(税课;税租;僦税;地税;田税;贡税;夏稅;税赋;赋税;资税;土地税)银课 调敛 钱谷 谷籍 耗登 关石 地征 田课 田输 土地税和劳役税:地丁 财产税:资课 车船税:船税 舟算 商业税:市租 市场税:估(估税) 市税 晚清起实行的一种商业税:厘税 厘捐厘金(厘金税) (国家规定的税收种类:税种) ☚ 税种 赋税 ☛
干粮 干粮糇(餱食;餱粮;餱粻) 糒 糗(糗糒;糗粮;粱糗;饭糗) 旅行用的干粮:粮 储备的干粮:宿糗 粗糙的干粮:粝糒 芳香的干粮:糗芳 (预先做好的供外出食用的干的主食:干粮) ☚ 各种用途的食物 饲料 ☛
运粮 ☚ 运货 经营 ☛
粮食 粮食粮(粮石;粮斛;粮廪;粮糗;粮糒;米粮;食粮;夏~;断~) 粟(粟米;米粟;菽粟) 廪 禀 餦 糈(饷~) 饩 农食 粒食 谷食 物斛 本物 本货 谷米 米谷 米粒 米斛 颗粒 籽粒 粮食总称:粟(重农贵~) 粮食和人力:食力 精神食粮:灵粮 钱财粮食:赀粮 资粮 资食 金谷 粮食的颗粒:籽粒 粮食的果实:米(米米;稻~;花生~;包谷~) 粮食磨成的粉:面(面粉;面雪;白~;麦~;米~;豆~;细~) 粉(豆~;米~) 劣质的面粉:混合面 食粮丰足:足食 粮食极多:万箱 万钟 两年或两年以上的粮食储备:兼年之储 极其丰富的粮食储备:储九之富 粮食匮乏:艰食 粮食严重缺乏:粮荒 粮食对百姓极为重要:食为民天 食乃民天 民以食为天 (供食用的谷物、豆类和薯类等的总称:粮食)
另见:食物 饭食 饭 吃食 ☚ 粮食 各种粮食 ☛ 粮糧liáng❶粮食,供食用的谷物、豆类、薯类。如:粗粮,杂粮,粮店。 ❷作为农业税的粮食。如:公粮。 粮(糧)liánɡ❶ (粮食) grain; food; nutriment; provisions: 杂 ~ food grains other than wheat and rice; miscellaneous cereals; 要 ~ 有 ~, 要人有人 have both provisions and manpower ready ❷ (作为农业税的粮食) farm tax; grain tax: 公 ~ agricultural tax paid in grain ◆粮仓 granary; grain elevator; barn; 粮草 army provisions; rations and forage; provisions and fodder; 粮店 grain shop; 粮囤 grain bin; 粮价补贴 grain subsidy; 粮尽弹绝 run short [out] of food and ammunition; One's food and ammunition ran out.; 粮库 grain depot; 粮秣 army provisions; rations and forage; grain and fodder; 粮票 food coupon; grain coupon; 粮食 grain; cereals; food; 粮食作物 cereals; grain crops; 粮税 farm tax; 粮田 grainfield; 粮饷 provisions and funds for troops; 粮栈 wholesale grain store; grain depot; storehouse; 粮站 grain distribution station; grain supply center 粮grain;food;provisions 粗~coarse grain/干~solid food (prepared for a journey)/军~army provisions/口~provisions;food ration/食~foodgrain/五谷杂~ five cereals (rice,two kinds of millet,wheat and beans)/细~refined grain/余~surplus grain/~产区grain-growing area/~店grain shop/~仓granary; barn /~荒grain shortage; famine/~农grain grower;grain farmer 粮liáng ❷ 飞粮挽秣|赍粮藉寇|赢粮景从
❸ 兵精粮足|弹尽粮绝
❹ 积草屯粮|寅吃卯粮|寅支卯粮
粮糧liáng(13画)
  【提示】米,中间是竖,不是竖钩; 位于字左时,末笔捺改点。良,中间一横宋体与左右两边相接,楷体与左边相接,与右边相离;第五笔是一竖提,不是一竖、一提两笔。 *粮(糧)liáng13画 米部 (1) 干粮;军粮: ~草|~饷|吃~当兵。 (2) 可吃的谷类和豆类: ~食|~仓|口~|买~。 (3) 田赋,今指作为农业税的粮食: 税~|公~|钱~|完~。 粮糧liáng古代形声字。小篆从米,量声。先秦《墨子》书作粮,从米,良声。西汉隶书也作粮。《说文》段玉裁注说也作粮。隶楷多作糧。《说文》说是谷(穀)义。古书多用为干粮,军粮。现代指可吃的谷类、豆类等。如:食粮|杂粮。组词如:粮食。现以粮为规范字。易写。见《总表》。 粮糧★繁◎常★常◎异
liánɡ糧,形声,从米,量声,本义为干粮,引申为粮食。先秦时期俗字、《手头字》、《简体字表》、《简化字表》简作“粮”,音符改为良。粮 糧; 篆 隶liáng【析形】形声字。小篆字形从米,量声。隶书字形变后或体作从米,良声。繁体字以“糧”为正体,今简化字以“粮”为正体。 【释义】《说文》:“谷也。”本义是出行路上带的干粮,与“食”相对。《周礼·廪人》:“凡邦有会同师役之事,则治其粮与其食。”郑玄注:“粮谓糒也,止居曰食,谓米也。”(糒:干粮)古代的干粮是炒熟的米麦等谷物,类似现在的炒米、炒豆,有时炒熟后再舂或碾成粉。大约自汉代后期起,粮才引申泛指粮食。[寅吃卯粮]按照干支,寅在卯前,寅年吃了来年卯年的粮食。比喻入不敷出,前吃后空。 【shape analysis】It is the pictophonetic character.In Small Seal script it was formed with the part 米(mǐ,rice) as an ideogram and the part 量(liáng) as a phonetic sign. When it was transformed into Official script, the variant form was formed with 米 and 良(liáng). 【original meaning】 The solid food prepared for a long journey which is relative to 食. In ancient times, it was made with rice and wheat, similar to dried rice and beans nowadays, or pestle and grind into powder after being coo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