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芽sù yá《本草纲目》谷部第25卷糵米(1)。药名。 【基原】为粟的发芽颖果。 【别名】蘖米(《别录》),粟蘖(《本草衍义》)。 【性味】 ❶《别录》:“味苦,无毒。” ❷《品汇精要》:“味苦甘,性微温,无毒。” 【归经】《本草汇言》:“入脾、胃二经。” 【功用主治】健脾,消食。治食积胀满,不思饮食。 ❶《别录》:“寒中,下气,除热。” ❷《日华子本草》: “除烦,消宿食,开胃。” ❸《本草纲目》:“消导米面诸果实积。” ❹《山西中药志》:“健脾,消食。治食滞胀满,食欲不佳。”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三至五钱。 |